【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国际交流合作篇: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培育知华友华人才

发布者:王哲谦发布时间:2025-05-01

编者按:2025年5月,学校将隆重召开第十二次党代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擘画事业发展新蓝图。学校党委宣传部特推出【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系列工作巡礼,全面展示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办学成绩,激励全校党员和广大干部师生凝心聚力、团结奋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奋力冲击“双一流”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本期推出国际交流合作篇。

五年来,学校作为全国首批获准招收公费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之一,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留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大力培养知华友华国际人才,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传播师大声音,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用好政策资源 引领留学生“走进中国”

五年来,学校按照“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质量、规范管理”的工作方针,积极拓展招生渠道。在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设立孔子学院,在乌克兰扎波罗热国立大学建立孔子课堂。积极参加留学基金委等部门赴国境外组织开展的中国教育展,到印度、俄罗斯、尼泊尔、泰国、越南等多国实地开展招生宣传。与俄罗斯米宁大学、韩国韩瑞大学、坦桑尼亚多多马大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等多所国外高校保持良好合作关系,成为学校招收来华留学生的重要渠道。制定《安徽师范大学来华留学生录取流程》《安徽师范大学入院系留学生教学管理流程》《安徽师范大学国际学生招生管理办法》等制度,与国外友好大学加强招生合作,不断提高留学生生源质量。与俄罗斯米宁大学等高校互办学生夏(冬)令营,互设语言文化中心,开展1+2+1联合培养项目。五年来,培养五大洲多个国家600余名来华留学生。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战略,除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以及“留学安徽”省政府奖学金外,学校积极拓展奖学金来源,2022年开始设立留学安徽师范大学奖学金,出台《留学安徽师范大学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已资助留学生近百人次。

用好乡土资源 促进留学生“感知中国”

五年来,学校带领留学生走进当地企业、社区和乡村,感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中华民间艺术魅力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组织留学生走进奇瑞公司、芜湖机器人产业园区等地,亲身体验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发展,联合华强方特集团股份开展“感知芜湖—中秋游园会”等活动,带领留学生沉浸式领略传统和现代交相辉映的中国。组织留学生参加“与数智交往、与人才同行”奇瑞高校师生夏令营、“外籍专家(人才)芜湖行”等活动,吸引了一批外国留学生留在芜湖就业创业。2023年9月起,与芜湖市文化馆联合举办“欢乐芜湖•艺课堂” 系列活动,邀请留学生走进社区体验汉服展示、传统糕点、戏曲学唱和书法练习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每期明确一个主题,由专业老师手把手讲解,至今已举办20期,让留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组织留学生来到芜湖南陵县烟墩镇海井村烟草种植田区、海井村农业特色产业园区、霭里村休闲农业片区等地,开展“感知芜湖—合作社经济助推乡村振兴”考察活动,实地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亲身体悟中国乡村振兴带来的巨大变化。

用好文化资源 助推留学生“读懂中国”

五年来,学校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的多元价值,在留学生教育中融入非遗传承,体验“安徽文化”,促进“民心相通”,加强文化认同,讲好“中国故事”。持续打造“走进非遗”等品牌活动,鼓励留学生参加安徽卫视国际频道节目录制,跟随徽菜大师亲自烹饪并品尝徽菜代表作—一品锅。组织留学生参加“行知中国•感知安徽”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徽省外国留学生“徽山•徽水•徽文化”研学等活动,赴合肥、亳州、淮南、黄山等地学习五禽戏、剪纸、制茶等非遗技艺,打造留学生“徽文化+”教育品牌。学校举办校园龙舟大赛,专门邀请留学生参加,让他们近距离感受中国非遗文化。作为国务院侨办首批“华文教育基地”,形成以海外华文教师培训、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为主体的华文教育工作体系,完成海外华文教育培训20次,培训学员1498名,获海外协作方高度认可。2024以来承办“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安徽行”项目2期,20余名来自加拿大、斯里兰卡等国青年导演与中国青年学生一起走进芜湖古城、黄山歙县、黟县等地,领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兼容并蓄。以国际中文教育高水平赛事为切入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让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学生先后获2022年教育部“汉语桥”外国人汉语配音大赛全球50强、第七届“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来华留学生征文大赛全国一等奖第一名、全国“悦读中国”国际学生讲中国故事比赛二等奖,连续两届获“外国人讲安徽故事大赛”二等奖,以古巴籍留学生为主角的纪录片《古巴小伙的中国梦》获国家广电总局优秀国产纪录片推荐,乌克兰籍留学生协助拍摄专题片《黄山探秘》获第二十届全国电视外宣“彩桥”奖一等奖。

【特色案例】创新“感知中国”实践教育 培养知华友华国际使者

学校融合乡土资源、企业资源和文化资源,开展“感知中国”系列活动和新生入学教育,开展“感知中国·走进绩溪”“感知中国·芜湖智造”“感知中国·走进繁昌”“感知中国·走进博物馆”等活动,走进繁昌区中分村,感受中国乡村振兴,感受中国式现代化,感受“中国速度”,以培养知华友华的国际使者,使他们成为中国理念的“和声者”。创新国情实践教育模式,提升留学生知华广度、友华深度和爱华浓度。结合课程内容,将教学环境拓展到博物馆、校史馆、城市规划馆等地。本年度与政府部门、文化机构等共建来华留学生文化体验基地3个,来华留学生劳动体验教育基地1个。

学校知华友华教育也受到了主流媒体的关注。《安徽信息》将我校来华教育以情况专报形式呈省领导阅示,《中国教育报》《安徽日报》等多个主流媒体也报道了学校来华教育成果。

延伸阅读:三十余载接力育培知华友华交流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