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学科振兴篇:聚力学科振兴 砥砺争创一流

发布者:王哲谦发布时间:2025-05-01

编者按:2025年5月,学校将隆重召开第十二次党代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擘画事业发展新蓝图。学校党委宣传部特推出【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系列工作巡礼,全面展示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办学成绩,激励全校党员和广大干部师生凝心聚力、团结奋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奋力冲击“双一流”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本期推出学科振兴篇。

五年来,学校锚定“双一流”建设目标,大力实施“学科振兴行动计划”,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持续深化学科内涵建设,着力构建“一流师范、卓越文理、精品艺体、特色应用”学科专业体系,更好服务支撑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凝心聚力 擘画学科振兴新蓝图

学校加强顶层谋划,研究制定了《安徽师范大学学科振兴行动计划》,组织召开“学科发展战略研讨动员会”,在人才、科研、学生培养等方面积极提升学科水平。努力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引才突出名师、名校、成名作“三名工程”,育才突出公平、公正、公开“三公文化”,实施双金字塔人才计划,成立人才引进工作委员会,出台系列人事制度文件,着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打造高端学术团队,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爱尔兰皇家学院院士1人,签约引进国家杰青7人、优青2人,引进博士414人。入选杰青、优青等国家级人才称号(荣誉)26人,自主培养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2人、青年学者1人、教学名师2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努力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坚持“四个面向”理念,打造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等多个特色优势研究方向。获批国家级项目389项,2024年国家“两大基金”项目总和首次突破百项大关。参与先进玻璃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获批安徽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省属高校唯一)。努力夯实人才培养质量,打造金牌教练、金牌教案和金牌师范生“三金工程”,努力实现师范毕业生教学能力一出校门就达到省级示范中学教师平均水平。学校实行师范生暑期“小学期制”,开展教学技能实训,细化金牌师范生评定、金牌教案设计、金牌师范生素养展评等活动方案,努力彰显我校师范生具有“入职顺、适应快、潜力大”的优势。

乘势而上 全力打造学科新高峰

学校有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诗学)、教育学、中国史、生态学等6个省高峰学科,地理学、新闻传播学、体育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等4个高峰培育学科。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学校学科建设,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安徽师范大学建设一流师范大学若干举措》,将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由Ⅱ类高峰学科提档为Ⅰ类,教育学由III类高峰学科提档为II类,支持经费大幅提升。学校多措并举积极推进高峰学科建设,注重健全体制机制。成立高峰学科建设工作领导组,出台《安徽师范大学高峰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为推进高峰学科建设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注重加强绩效考核。每年组织开展建设绩效评价工作,确保学科年度建设任务有效落实。将学科建设关键要素纳入学院年终考核指标,督促抓好学科建设。注重开展项目化建设,制定《安徽师范大学高峰学科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设立六大类别项目,有效提升建设经费效益。

砥砺奋进 开创学科建设新局面

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实现历史性突破,10个学科晋档升级。新增6个博士学位学科授权点,总数达14个。新增4个学科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社会科学总论、环境/生态学),总数达5个。获批安徽省行业特色建设高校项目,获批原子与分子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智能科学与技术3个省特色学科建设(培育)项目。

学校正在抢抓新一轮“双一流”扩容机遇,以服务科技、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为导向,全力创建“化学+”交叉学科群,瞄准多学科交叉融合前沿领域,构建多学科交叉高水平科研团队,破解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中关于物质、能量和信息综合系统的“卡脖子”问题,着力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科学技术拔尖人才和科学教育卓越人才培养高地,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较强影响力的“化学+”交叉学科群,加速向“双一流”学科迈进,为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