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大学生护航篇: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的师大实践

发布者:王哲谦发布时间:2025-05-07

编者按:2025年5月,学校将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安徽师范大学第十二次党员代表大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擘画事业发展新蓝图。学校党委宣传部特推出【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系列工作巡礼,全面展示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办学成绩,激励全校党员和广大干部师生凝心聚力、团结奋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奋力冲击“双一流”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本期推出大学生护航篇。

随着2025年考研终章落下帷幕,师大学子们捷报频传。根据学校2025年毕业生考研录取数据,全校共有59个寝室全员考研、保研成功。仅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生中就有21个全研寝室,考研、保研录取总数301人,升学率达60.69%,其中考取“双一流”高校共215人(985高校101人,211高校201人),占升学录取总人数71.43%。生态与环境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生中165人考研、保研成功,录取到“双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和出国(境)人数占升学总人数的76.97%,全研寝室达16个。

亮眼数据的背后,有父母家人的鼓励支持,有考研学友的互帮互助,更离不开学校老师的有力帮扶。

学校将学风建设贯穿本科培养全过程,完善“预防教育+学业预警+学业帮扶”机制。聚焦心理疏导,建立“问题清单—分类指导—心理干预”全流程帮扶机制,分层化解备考压力。开展精准指导,备考阶段组织考研辅导,复试前举办招生政策、准备要点等讲座和模拟面试,复试后针对一志愿未录取学生组织指导调剂,帮助学生上岸。

多措并举,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考研梦,是学校聚力学习护航的生动实践,也是开展“大学生护航行动计划”的一个缩影。

该行动计划作为“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的师大实践,旨在有效解决学生学业发展、身心健康等实际问题。学校坚持系统思维,科学提出“护思想、护学习、护生活、护情感、护身心”的任务清单,精准构建以“学业通过率、毕业率、升学率、就业率、文化生活参与率、管理服务满意率”等作为衡量护航成效的指标体系。

两年多来,护航机制逐步完善。优化运行架构,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办实事”,成立校院两级学工委,明确护航重点任务清单313个,召开校院学工委会议179次,编写护航专报57期,举办重点学生护航研判会20次、家长座谈会240余次,实地回访512个学生家庭,建立并办结学生困难需求台账(提案)537项,最新一次的校领导午餐会47项学生意见建议已经建账办理。健全护航制度,在印发《安徽师范大学大学生护航行动计划》的基础上,校院两级共制定《大学生护航行动计划实施纲要(2023-2026)》、朋辈互助、健康习惯养成教育、家校协同育人、资助育人、实践育人等专项制度共35项。推动重心下移,将学生工作重心下移至班集体、团支部、社团、教室、宿舍等基层组织,目前下沉85%以上,强化了各类学生组织的基础作用。

当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姑娘古丽(化名)以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身份,成为大别山区南溪中学的一名人民教师时,辅导员彭嫒嫒第一时间向学校党委统战部李老师报喜。她知道,如果不是李老师与古丽结对帮扶,多次对其进行一对一的普通话指导,古丽的教师梦就难以实现。

护航机制的落实,基于校领导指导护航、学院领导包保护航、教管服学协同护航、家校联动护航、社会关心护航的多维帮扶体系,凝聚了学校内外、校内上下的育人合力。汇聚教管服育人合力,制定教职员工护航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将护航成效作为单位发展考核、教师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修订了辅导员行政晋升和职称评审条件,实行单列指标、单设标准、单独评审,强化育人导向;出台了《关于发挥党员在推进“三大行动计划”中作用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学生工作数据治理,推进了学校大门门禁建设。汇聚家校医社育人合力,汇聚家庭、学校、医院、社会资源,开办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座谈会、重点学生家访等,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养育观;开展校医合作,建立学生救治“绿色通道”;建立大学生护航基金,募集大学生护航基金300万元。汇聚学生朋辈育人合力,制定朋辈教育工作方案,广泛组建学习互助小组等朋辈教育共同体,全覆盖设立思政委员,成为护航小能手。

在育人合力的推动下,“五护”任务清单从纸面落到了实际。思想护航方面,推深做实“1+5+N”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学生分类教育体系,开展“六个文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发挥“行走的思政课”“青春思政课”“智慧思政”“丙辉漫谈”等品牌载体作用。学习护航方面,压实教师育人职责,建立学生学习互助小组,健全学业毕业预警机制,优化教学与考核,增加考试和课程供给,加大课程辅导和答疑力度,实施毕业生重点群体就业帮扶,2024年,3220人次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为426人次学生单设选课学习机会,就业去向落实率93.61%,位于全省本科高校前列。生活护航方面,提升学校后勤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能力,深化“大数据画像、菜单式帮扶”资助育人模式,2024年,入选全国“一站式”学生社区风采展示案例3篇(全省第一、全国第七),校徽月饼、免费考研餐、隐形资助、“四暖相伴”等暖心活动受到师生好评和主流媒体关注。情感护航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突出“运动、读书、交友”举办学生参与面大的文体活动,广泛开展人文与科学素养报告、“青春”系列比赛等文艺活动,2024年,辅导员深入学生宿舍平均每周不少于1次,学生参加人文与科学类课程同比增长18.45%。身心护航方面,推行“体能训练+”课程,开展“心语”主题活动,健全“校院班舍”筛查预警和闭环干预机制,不断提高文化活动参与对象性、关爱“援手”的针对性,建立“一生一档一策一队”干预方案,定期召开专题研判会,2024年,学生体测优良率为39.11%,体育、心理等工作获评“安徽省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单位”等表彰。

“大学生护航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校学业通过率提升0.85%、升学率提升5.23%、就业率提升7.02%、第二课堂活动参与率提升25.14%,学生总体满意率97.09%。央视新闻频道、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网、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先后在全国地方师范大学高质量发展暨“双一流”创建联盟会议等作经验交流8次,入围长三角100个教育现代化案例1篇。

这项教育行动实验在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同时,还有效推动了学生工作专业化发展。学校启动了“五护”科学体系、护航行动实践案例、“行走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与保障机制、“四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等理论研究,设置护航校本课题、主题班会项目库等,推动护航工作从经验到科学转变。形成护航实践案例36个,其中6个案例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学生个体护航案例407个;获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重点项目立项2项(全国共28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任务(高校辅导员研究)立项1项,向中宣部和省委省政府提交心理育人咨政报告各1篇。

未来,学校将不断增强“大学生护航行动计划”的引领性、对象性、实效性、专业性,努力实现育人工作从经验到科学、护航主体从学校到家校社一体化、护航行动从点到面的加速转变,努力为学生成人成才提供更友好和有力的校园生态支撑。(通讯员:马星宇)

延伸阅读:“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要掉队”——安徽师范大学精准施策护航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