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要闻

《中国教育报》刊登我校卓越语文教师培养经验

  • 时间:2019-05-06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徐成进

   本网讯(党委宣传部  张鑫)近日,2019全国师范院校新闻宣传工作研讨会在湖州师范学院举行。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等全国各地的50余所师范大学、80多位师范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参加了研讨。我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胡靖代表学校参加会议,并以“卓越语文老师在路上”为案例,系统介绍了我校师范教育的特色优势。5月6日,《中国教育报》第6版“高教周刊·探索改革”栏目刊登了我校代表发言摘要,现将全文转录如下:

 

安徽师范大学被誉为安徽高等教育的“母体”和基础教育的“母机”,学校以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依托,积极发挥“双母”功能,不断探索卓越语文教师培养的新理念、新方法、新路径。

    强化三个支撑,助力卓越语文教师培养。一是底蕴支撑,学校文学院具备优良的办学传统和院风学风。二是平台支撑,学院拥有教育部省属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等高水平学科专业平台。三是队伍支撑,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给卓越语文教师的培养以丰沛的专业滋养。

    推进两个创新,落实卓越语文教师培养。一是创新培养模式。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创建了卓越语文教师实验班,配备专门的设施齐全的教室和专业图书,选聘博士生导师、省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坛新秀等优质教师授课,实施小班化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从教技能;举办“学海导航”“与作家面对面”讲座,开展原创作品大赛,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二是创新培养机制。强化校地合作,对接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牵头成立徽派语文教育联盟,主办徽派语文教师论坛;举办“名师导教”讲座,了解教师教育的前沿动态;聘请一线优秀教师担任教育硕士导师、本科生导师、实践导师;借力国培计划平台,邀请参加培训的优秀教师、教研员一对一指导学生改进教学方法,修改教案、课件。

联动三个课堂,促进卓越语文教师培养。一是丰富第二课堂,延展文化育人。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开展“文化名家进校园”等校园文化活动;成立德雅书苑,聚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二是开拓第三课堂,推进实践育人。推进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化、项目化、全员化、基地化、社会化,组织学生在生动的实践教育中受教育、作贡献、长才干。社会实践经历既培养了语文教师的师德师风,也提高了师范生的专业素养、从教技能。

 

 

原文阅读地址:

《中国教育报》: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9-05/06/content_517679.htm?div=-1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