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由中国动物学会蛛形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徽师范大学、皖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安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十八次学术讨论会在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召开。来自南开大学、湖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全国40余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16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蛛形动物与相关节肢动物的多样性、演化、生态功能与应用研究展开为期两天的深入研讨与交流。开幕式由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王少仁主持。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桑青松教授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蛛形学建设发展,特别是今年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引进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李枢强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进一步加强对蛛形学的相关研究,不断促进生物学学科高质量发展。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朱国萍教授表示,学院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全国蛛形学研究团队的合作,推动学科融合与创新发展。蛛形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安徽师范大学李枢强教授回顾了近年来我国蛛形学研究的显著进展与发展态势,尤其是国内物种发现工作的快速推进与科研队伍的强劲产能。


大会邀请了多位在系统演化、古生物学、行为学与毒素药物开发等方向具有代表性的专家做主题报告,内容丰富、观点新颖。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探索蛛形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服务、仿生材料及药物开发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为我国蛛形动物学科和我校生命科学研究的持续发展和学术影响力提升注入了新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