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要闻

校党委书记顾家山鼓励大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坚守真善美”

  • 时间:2018-08-03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宋静 审核 徐成进

本网讯(文/吴一杰 孙月婷 /石景威)7月27日下午,校党委书记顾家山在组织部部长季爱新,宣传部部长、新传学院党委书记胡靖,新传学院院长杨柏岭、院关工委主任袁立庠、院党委副书记宋静,人事处秘书芮先红,新传学院青年教师金湖县挂职干部秦枫的陪同下,冒暑到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亲切慰问学校社会实践师生。金湖县委副书记王建军,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星,副县长黄永清,县人才办主任刘永,县文广新局局长柏常青,县广电台台长董国庆,团县委书记李丹等同志热情接待顾家山一行。

   

  

   

顾家山一行首先观看了新传学院“赴金湖调研改革开放40年青年观察实践团队”制作的主题成果展板。八块由实践队员精心设计的展板,分别从“聚焦中小企业发展”“走乡村看振兴”“看今朝金湖人物”“传媒素养普及”四个篇章展示了为期两周的实践历程和成果,领导老师们认真听实践队员娓娓道来。金湖县图书馆报告厅内,领导老师共同观看了实践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讲述改革开放故事,聚焦中小企业发展”主题汇报演出,阅览了实践成果图册《清泉绕水乡·镜里看荷芳》。汇演现场播放了实践队员创作摄制的三部微视频《筑上善之水》《品烟火之味》《‘荷’你同行》,用镜头语言记录实践成果背后的故事和动人瞬间。  

随后,顾家山一行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专业实习基地共建揭牌仪式。仪式由黄永清主持。王建军代表金湖县政府致欢迎辞,肯定实践大学生深入基层取得的丰硕成果。胡靖代表学校感谢金湖县相关单位对实践师生的支持与帮助,期许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宋静与李丹签署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杨柏岭与柏常青签署共建大学生专业实习基地协议。季爱新与王星共同为实习基地揭牌,顾家山与王建军共同为社会实践基地揭牌。

   

  

   

  

 

   

  

   

  

   

  

   

座谈会上,顾家山对新传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师生表示慰问和肯定。顾家山指出,社会实践是顺应时代形势、人民需要和青年学生成长需求的重要育人载体,是我校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第三课堂”。同学们在其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形象,建立友谊,磨练意志,是“最宝贵”的教育实践;社会实践是当代青年运动的主流方向,是新时代学雷锋的新形式,社会实践加深了师生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是“最经典”的教育方式;社会实践是合作学习的有效载体,能够使同学们在被需要中展现人生价值,了解人生意义,是当代中国“最生动”的教育形式。顾家山勉励社会实践师生:深入基层,面向群众,珍惜社会大课堂。勉励同学们在实践中体悟社会最基层、最真实的美与痛,切实做到与国家同命运、与人民共呼吸,在一线实践中、在与基层群众交流中树立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把握本质,向上向善,探索教育之真谛。“实践学生的每一句感悟都是教育箴言,每一篇日记都是教育札记。”同学们要在教育实践中结合教育思考,将“真善美”作为教育实践的真正内容、根本方法、最高境界和评判标准,探求实践本质。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新传学院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引领青年学生踊跃投身全面深化改革大潮,让学生在基层一线、田间地头中做经济建设发展的记录人、见证者、观察家,真听真看真感受改革开放的发展成就。据悉,新闻与传播学院党政领导历来高度重视社会实践育人工作,积极协同打造“专业化、课程化、基地化、实效化、品牌化”的社会实践“五化”育人机制。始终坚持突出专业特点,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将专业学习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坚持突出重大主题,组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团、深化改革观察团、传媒素养志愿服务团、传统文化现代传播调研团;坚持突出品牌建设,强化价值延伸,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如传媒素养普及等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实现社会实践专业价值、社会价值、思想价值的最大化。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