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要闻

学校举办本科专业评估与认证系列培训会

  • 时间:2018-07-21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徐成进

本网讯(党委宣传部  /邾强、张鑫  文/张鑫)7月19日至20日,学校在花津校区实训大楼报告厅组织召开了本科专业评估与认证系列培训会。校党委书记顾家山作专题报告,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庆亮作总结讲话,校领导毕明福、彭凤莲出席培训会。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校、院教授委员会成员,校、院教学督导团成员,各学院本科专业负责人、实验中心主任、骨干教师、教学秘书等500余人参加了本次系列培训,大会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陆林主持。


作为教育部评估中心首批入选的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顾家山在本期培训的首场专题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紧扣认证标准、提高培养质量,努力打造国内一流本科教育”。他表示,本次专业评估与认证工作培训会,是全校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同时也是学校即将召开的一流本科建设工作会的预备会和动员会。


顾家山强调,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深化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全面保障和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师范类专业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服务立德树人、培养大国良师”为根本导向,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指导理念;以实际行动最终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教师,如何培养教师以及为谁培养教师”等根本性问题。他要求,全校上下要始终坚持“以本为本”的宗旨,高度重视、通盘谋划、协同联动,探索构建“产出导向”的师范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健全质量监控机制、建立达成度评价机制、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全面推进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和高水平大学建设。

在系列培训期间,来自新疆农业大学的王长新、江苏理工学院的朱林生、华东理工大学的乐清华、南京农业大学的胡锋、江西师范大学的黄友华等领导专家,先后从不同维度分析解读了当前本科专业评估和认证工作的背景及目的,深入剖析了本科专业评估和认证工作的政策依据、设计思路、基本原则、组织程序,并围绕专业评估认证的核心指标、定量定性、方法步骤等实操举措逐一进行了认真梳理和精细介绍。同时,作为首批即将参加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代表,汉语言文学、化学两专业所在学院负责同志作表态发言;率先顺利完成评估工作的体育专业所在学院负责人做评估工作经验汇报。


张庆亮在培训总结讲话中指出,一流大学建设必须以一流本科为根本。全面开展专业评估与认证,就是不断提高我校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本科建设的必然选择。他强调,全校上下应正确把握当前校内专业评估与认证的基本现状、责任及路径,进一步加强对评估与认证的思考与谋划,坚持“特色、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瞄准特色,强化开放,突出创新。坚持特色发展,做优做实长板,让师范教育更有优势,富有特色;坚持开放发展,整合校内外资源,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坚持创新发展,激发内生动力,推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开创充满活力的评估与认证工作局面。

张庆亮要求,全校上下务必以本次专业评估和认证工作为契机,以“国民表率、社会英才”为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知识、能力、人格”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课程体系与实践体系的协同,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全方位提高教与学的投入度,振奋精神、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按照“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加快我校一流本科建设。


陆林在主持大会时表示,目前本科专业评估工作已由省内33个专业合作委员会陆续开展,我校体育专业已顺利完成评估;师范类专业认证也由教育部评估中心开始启动,我校化学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将参加首批认证;对此,全校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入理解评估和认证的内涵,从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有序地做好学校本科专业评估和认证工作。


据悉,在多轮调研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我校教务部门及时编印了《安徽师范大学本科专业评估与认证培训会材料汇编》,精心设计了《安徽师范大学本科专业评估工作实施方案(讨论稿)》《安徽师范大学本科专业认证工作实施方案(讨论稿)》等制度文件,为确保学校本科专业评估及认证工作高质量、高站位、高标准的顺利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