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层党支部的答卷
——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新传学院行政党支部(书记 田超)
新闻与传播学院行政党支部成立于2010年9月,现有党员14名,均为正式党员,由2名学院党委委员、各科室秘书和实验实训中心成员组成。该支部是新传学院首批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达标支部,始终充满活力、战斗力和凝聚力,是学院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生力军。

打铁自身硬,聚焦标准强堡垒
2017年5月,行政党支部积极响应学校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号召,作为新传学院首批申报的唯一一个教工达标支部,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对标创争。把支部建成堡垒,核心在执行好“三会一课”等制度,提升组织生活质量:每月召开一至两次支委会、一次理论学习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邀请党员领导干部上党课,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组织开展“党员活动日”,开会组织生活会,参观中共皖浙赣省委旧址、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等教育基地,集中收看党的十九大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等,学习时政理论、革命传统教育,锤炼党性修养。同时认真建好台账资料,做到记录规范、表述准确、格式正确、内容明确。所有学习文本、新闻报道、工作台账逐一固化、集中存档。支部书记田超在全院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中获评“优秀”,成为学院党支部建设的标杆。支部多次接受上级部门检查,各学院兄弟支部多次前来学习借鉴。如果要用一个字概括支部工作就是“实”,支部所有活动开展及时、推进扎实、材料真实、成效务实。

建功双一流,聚焦发展当先锋
“双一流”建设是学校和学院当前发展的主线,也是党建工作的着力点。过去一年里,行政党支部围绕“双一流”建设开展了“争做四有好干部、争创党员示范岗”活动。行政人员每周巡查本科教学,常态化组织本科教学公开课,组织青年教师科研沙龙、教学技能培训、访学经验交流,学院连续两年斩获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修订学院人事制度12项、教学管理13项、科研研究生制度19项、实验实训中心制度14项。组织申报国家级项目17项、立项3项。学院新闻传播学学科排名跻身全国前50,师范类高校中排名第7,在全校二级单位考核中学院荣获优秀奖。学院发展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院教师的共同努力,更凝结着学院行政支部全体党员的心血与汗水。学院党委秘书杨国丽以办公室为家,将庞大系统的党务工作做小做细做实,是支部的敬业典范,获评校级“优秀共产党员”。像这样有声有色、可捉可摸的党员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这支一半以上为80后、一半以上为女性(子女平均年龄只有7岁)的党员队伍,用特有的表率、特有的细致和特有的坚定始终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党建带共建,聚焦育人树典型
立德树人是高校之根本,新传学院的使命就是培养马克思主义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为此,行政党支部坚持以党建带共建,大力实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塑魂”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宋静始终强化专业驱动、课堂联动、管理推动、学生自动的育人机制,组织了“老马与小新——新闻学子对话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子论坛,“新雁看天下”新闻半月谈、“新思谈”专题研讨,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读书会,还举办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专题党课班”,有力地配合和巩固了第一课堂。学院副院长周伍带领全体实验员起早贪黑,招投标、看施工,完成20余间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与改造,将部校共建专项经费用到刀刃上,学院实验实训中心获得“省级质量工程”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立项。在支部党员的共同努力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十个一”工程稳步推进,学院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成为全国的典型,一年内先后八次代表学校接受各类检查考核。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虞爱华给予高度肯定,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庆承松认为这是全省高校贯彻思政工作会议精神的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一年来,新传学院行政党支部作为一个基层支部,作为师大党建系统上的一个细胞、一颗螺丝钉,面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面对学校和学院的中心工作,面对广大师生的发展需求,交上了一份自己的答卷。未来,行政党支部还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努力书写让师生满意的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