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东风拂槛,春回大地,美丽的师大校园到处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着力打造“一流本科”、创建“一流学科”,学校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成立新机构,定位新功能,激发新活力。新梦想新征程,新学期新气象,新机构新作为。在即将迎来安徽师范大学90华诞的历史时刻,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重要节点,这些新成立的部门和学院有着怎样的精神状态,遇到了什么样的发展“路况”,有着怎样的谋划和设想?就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走近他们,聆听“春天里的故事”。
2018年1月,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等3个专业剥离出去后,更名为数学与统计学院。新学期开学伊始,数学与统计学院顺应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积极谋篇布局,开启新征程,让一个建院89年的老学院焕发出新的活力。
“我们一定要开好局、起好步”
数学与统计学院源于省立安徽大学数学系,创建于1929年9月,是国内较早建立的大学数学系之一。此次机构调整更名后,学院目前有在职教职工78人,其中专任教师66人,行政人员12人;退休教师59人。全日制本科生866人,研究生247人。
“数统学院新班子成立以后,如何开好局、起好步成了眼下的中心工作。开学20多天,学院着力修订‘十三五’规划、领导班子任期目标,召开院系专业不同层次会议,统一思想,共谋发展,并设定了近期目标和中长远目标。”数统学院党委书记陈树贤说道,“学院将牢牢坚持发展是办学兴院第一要务,牢牢坚持人才资源是办学兴院第一资源,牢牢坚持创新是办学兴院第一动力,全面加强党建对事业发展的引领,促进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党员活动与教研、科研、学生活动的有机结合,着力强化发展意识、追赶意识、卓越意识,让老学院通过创新散发新活力,全面打造‘一流本科’、建设‘一流学科’,力争尽早实现一级学科博士点突破。”
分院伊始,陈树贤就明确要求全院上下做到人心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学院根据工作方案,妥善做好师生分流、资源配置等工作,并及时把握师生思想情况,实现了2000多名本科生、300多名研究生和76名退休教师的平稳和谐分流。
“我们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精尖人才”
“学院规模小了,但要秉承宗旨,坚守传统,以培养高精尖人才为目标,注重内涵建设,以精细化管理服务教学科研”,数统学院院长任永在接受采访时直奔主题,明确提出分院后数统学院的根本任务和建设思路。他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尊重师生主体,凝聚全院之力,激发办院的内生动力。为此他认为,“管理上要让师生对事情有知情权、活动有参与权、决策有话语权等。学院目前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和统计学两个专业,有着优良的教风、学风。围绕学生成长成才成功,教育引导老师们甘做铺路石,乐做铺路石,会做铺路石,做好铺路石。”
谈到师资总量不足,“引才难”“稳才难”等问题,任永说,“急功近利要不得,我们要有十年磨一剑方可做学问、方可育英才的理念。学院将继续加强国际化视野下的人才队伍建设。未来五年,优秀博士和高层次人才引进是重中之重,必须常抓不懈。”
“围绕重点方向,实现重点突破。坚持有所谓有所不为,重点打造3-4个研究方向,在人才引进、资金投入、办公用房分配等予以重点倾斜。”谈到学科建设时,副院长汤敏的言谈中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她表示,学院将努力抢抓机遇,提升学科实力。
“绝不让一个学生掉队。”院党委副书记喻娜谈到学生工作时,更多地是强调理念创新和责任落地,“随着学生规模的减少,我们应转变思路,实现从培育5%的典型学生向关心关爱100%的学生转变,着力打造‘小而精’的学生工作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关照、走向成功。”
副院长孙玉英介绍学院楼宇文化、布局调整时提到,分院之初重在营造和谐奋进的氛围,“简单而不简约的布置,增加研究生卡座学习室,我们关注点滴细节,处处体现温馨和谐,让师生拥有归属感和幸福感。”
“不忘初心再出发”
在谈到人才培养时,任永指出,“人才培养要强基固本,这是办学根本,我院有89年的办学历史积淀,要以培养‘四有’教师为己任,夯实专业基础,强化师范生基本功。统计学专业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强化数理基础,强调实际应用,瞄准大数据发展前沿。学院会一如既往地重视教学,服务并辐射相关专业建设发展,切实加强高等数学系列公共课教学,继续坚持教考分离、教师晚间辅导等制度”。
牢记新使命,开创新局面。陈树贤最后表示,“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引领事业发展,不忘初心再出发,立足‘精细化’的管理服务理念,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全体教职工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实干苦干,继续发挥‘严谨、质朴、务实、求真’的精神,站在新起点,迈上新征程,实现新作为!”
(数统学院 校大学生记者团 李佳静 肖梦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