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要闻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陈烨局长一行来我校出版社调研指导

  • 时间:2018-03-30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徐成进

    本网讯(出版社)330日上午,安徽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陈烨和芜湖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段玉嘉、副市长王芳一行来我校出版社调研指导。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办公室主任李诗谊、副主任孙建国和芜湖市文委主任张敏、文委副主任孔令才、弋江区副区长伍臻、弋江区文广新局局长柯慧等陪同调研。安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顾家山专程会见了陈烨局长一行并参加调研座谈。安徽师范大学办公室主任曾黎明、出版社社长张奇才、出版社总编辑兼副社长侯宏堂参加了座谈。

陈烨一行实地考察了出版社数字出版与印制中心、人文社科编辑部、质控中心、教辅与对外合作部、综合编辑部、自然科学编辑部,并与出版社员工进行了亲切交谈。随后,在出版社二楼会议室听取了出版社工作汇报。

 

    张奇才简要介绍了出版社的发展情况和图书出版情况,汇报了出版社在服务安徽基础教育、地方文化建设、学校教学科研、社会公益活动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目前面临的一些困难。 

        段玉嘉首先表达了对师大的深厚感情。她说,师大社作为江南的唯一一家出版社,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在顾书记和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出版社三届领导班子的不断努力下,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为地方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社会公益活动方面,切实发挥和弘扬了社会正能量。段玉嘉表示,希望能与我校出版社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挖掘芜湖文学界、艺术界特色资源,出版更多的优秀作品,大力弘扬本土文化。

 

    陈烨在听取出版社工作汇报后,充分肯定了出版社的各项出版工作和近年来的发展成就。他指出,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是省内成立最晚的一家出版社,是省内在省会城市以外的唯一一家出版社,是省内唯一一家师范院校出版社;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成立七年多来,在安师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尽管出版市场竞争激烈,但仍然得到了稳健的发展。一是运行机制不断规范。安师大出版社从安徽人民出版社的一个编辑部,通过艰苦创业,发展到今天的步入正轨、初具规模、日渐成熟的阶段,整体工作逐步规范有序。二是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社领导班子顺利实现了新老交接,尤其值得肯定的是,从以前的借助外力组建队伍,发展到自身培养出优秀的团队,队伍不断走向成熟。三是工作思路逐步清晰。从艰难创业到逐步找准自己的主攻方向,实现有选择的出版,突出自身的优势,出版思路不再模糊,发展模式逐步清晰,工作成效不断显现。四是精品力作开始呈现。因为有了清晰的工作思路,近两年来,社里出版的精品力作也开始呈现。《桐城桂林方氏家谱》《徽商家风》《唐宋词举要》等图书都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2017年《力冈译文全集》的出版,可以说是安师大社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它不仅入选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物规划选题,而且得到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同时入选安徽省文化强省资金项目资助。2018年又有两个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可喜可贺。最后,陈烨对出版社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继续加强“双效”建设,切实落实好意识形态责任制,突出社会效益,深挖精耕优质资源,多出双效俱佳的优质图书;二是进一步开阔发展视野,牢固树立出版精品意识走出安徽、走出中国、走向国际;三是进一步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服务好芜湖和全省的经济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师范院校行业优势,为全省全国师范教育做出贡献。

顾家山代表学校对调研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陈烨局长和段玉嘉部长、王芳副市长长期以来对学校出版社的关心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顾家山表示,我校出版社经历了艰难的创立过程,得到了很多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继续学习、积累和创新,要充分挖掘年轻队伍的活力,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他指出,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要为学校教学科研和芜湖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同时,要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及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历史时间节点,组织策划好选题,多出好书、多出精品书。他强调,大学出版社是学校文化底蕴的重要体现之一,也是学校的旗帜和名片之一,应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好政治方向、舆论取向和价值取向;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出版方针政策,将导向管理贯彻到出版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健康有序发展。他表示,学校将继续全力支持出版社做好各方面工作,树立师大品牌。


       会后,陈烨一行在顾家山书记的陪同下参观了春暖花开的美丽校园。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