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党委统战部 钱程)芜湖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人民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分别于3月7日-11日和3月6日-10日举行。我校孙国正副主任、周守标常委、郑筱妍常委、周向华等4位市人大代表,崔执凤副主席、彭凤莲常委、朱国萍常委、陶松涛常委、王国凡、程炳杰、王彦章、郑艳、杨如意、宁利新、马乃玉、陈银珠、杨安娜、杨彬等14位市政协委员分别出席会议,我校在芜的部分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按要求分别列席了市“两会”。镜湖区、弋江区“两会”分别于3月初召开,解光云(常委)、胡荣华、殷晓斌等3名区人大代表、汪洋(常委)、胡志立(常委)、冯明荣、王海洋、沈幼平、王正华、胡志恒等8名区政协委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期间,我校的代表和委员们围绕推进芜湖经济发展“含金量”“含技量”“含绿量”“人均量”领先全省;城市教育、医疗、养老、生态等民生领域短板加快补齐;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等芜湖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和调查研究情况,广泛建言献策,积极履职尽责。
市两会上,周守标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尽快完善建设芦花荡湿地公园的建议》,并接受《问政芜湖》专访;郑筱妍向大会提交《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建议》;周向华等联名向大会提交《关于多措并举招才引智聚人才为“四个名城”建设提供强力支撑》的议案及《关于加强我市文化与旅游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建议》《关于对我市电动自行车私自加装乱象加强管理的建议》等2条建议。政协委员们也积极建言献策,崔执凤提交《关于整治住宅小区电动车“飞线充电”的建议》的提案,彭凤莲提交《先期打造蛟矶烟浪旅游胜地,助推江北新区建设》的提案,朱国萍提交《关于成立芜湖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的建议》和《关于在我市中小学“三心工程”中深入实施科技课程教育的建议》等2条提案并接受《大江晚报》专访,王国凡提交《关于免收506路公交车长江大桥过桥费的建议》的提案,程炳杰提交《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线上线下教学混合模式创新实践的建议》的提案,陈银珠提交《关于芜湖古城保护与开放的建议》的提案,马乃玉提交《建立政校企“共引双聘”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的建议》的提案,王彦章提交《加强校馆合作做好阿英藏书整理与研究工作》《关于加强餐饮单位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安全监管的几点建议》等2条提案,杨安娜提交《关于驻芜部队人才享受芜湖人才安居保障补助的建议》的提案,杨彬提交《关于在我市发布“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安全、科学健身活动倡议”的建议》的提案,杨如意提交《关于加强我市在校学生生命健康教育,强化校园应急处置能力的建议》的提案并在大会作“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发言,郑艳提交《关于促进我市中医药传承与守正创新的建议》《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特色产业助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中医药助力建设健康芜湖》等3条提案及《梳理城市历史 弘扬鸠兹文化》的社情民意。
镜湖区和弋江区两会上,我校各位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积极参政议政、履职尽责。人大方面:解光云等联名提交《关于加强对中小学课后“小饭桌”监管》的议案并提出《关于建立区域性、专业性、规模化的养老示范医院的建议》,胡荣华等联名提交《关于加强镜湖区招才引智工作》的议案并提出《关于加强社区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建议》,殷晓斌等联名提交《关于深化街道体制改革 完善两中心建设 促进社区治理体系和能力提升》的议案并提出《从养老看护到康养医护——关于建立弋江区示范养老医院的建议》。政协方面:胡志立提交《关于深化校政合作,加大各类人才引进力度的建议 》的提案,胡志恒提交《关于进一步加强芜湖古城餐饮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建议》的提案,沈幼平提交《关于改进政协专委会日常工作的建议》的提案,王海洋提交《关于举办公益性“镜湖文化讲坛”的建议》的提案,冯明荣提交《关于推进弋江区企业新三版上市的建议》的提案。
据统计,学校市、区级代表、委员在充分的前期调研准备下,就区域发展、公共交通、文化教育、社会民生等诸多领域,在参会期间共提交议案4条、建议7条、提案21条、社情民意1条,多人接受多家媒体的采访。孙国正副主任、崔执凤副主席等更是亲力亲为,积极组织和谋划,为市“两会”的顺利召开付出了辛劳!
代表、委员们表示,本次两会是芜湖立足新起点,推进格局大调整、功能大提升、发展大跨越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大家将继续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加强对前瞻性问题的思考和调研,守正创新、克难求进,建言资政、凝聚共识,为推进学校改革发展、为深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