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要闻

【省优秀毕业生风采】裴若萱:行远自迩经磨砺 戎“码”青春再攀登

  • 时间:2021-06-21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本网讯(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学生处)裴若萱,女,中共党员,计算机与信息学院2017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范)专业本科生,现任班级团支书、党支部宣传委员,曾任院学生会主席,2021年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

以数据结构为根,做专业学习的践行者

她脚踏实地,始终将专业学习作为夯实基础的重心。连续四年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和“三好学生标兵”称号。她注重学业成绩和自身能力的结合,多次参与新生经验分享会,把改变和成长带给自己也给予他人。曾获大益奖学金、朱敬文奖学金、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计信骄子”十佳大学生等荣誉。疫情期间,她在线上成功获得北京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四所学校的推免资格,最终保送至东华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学位。

学习之余,她还积极参与学科竞赛,不断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在连续两年参与竞赛无果之后,她仍坚持不懈、敢闯敢拼,相继荣获第十六届“五一”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芜湖市文旅产品研发设计大赛金奖、第六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三等奖等奖项。

以算法设计为茎,做科研实践的探索者

她精益求精,始终将科研实践作为拓展能力的核心。大二期间,裴若萱作为组长申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国家级立项。面对完全陌生的领域,一开始她无从下手,经过一年的摸索与探究才初见成效。正是这份守得住枯燥、耐得住沉闷的坚持,才让她在陈付龙教授的指导下,和团队成员共同设计出安全存储与共享方案,开发出医疗大数据共享平台,推动了面向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使得项目顺利结项。

在计算机领域,大学期间,裴若萱跳出“舒适圈”,不断做出尝试与突破。她曾参与四次企业实训,开发出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健康膳食平台、基于网络爬虫的交流论坛等项目。连续两年深入公司实践,打磨专业技能,参与制作计信学院楼和敬文图书馆VR漫游系统,累计项目总容量达100G,媒体报道200篇次。炎炎夏日,她和伙伴们每天十小时的工作强度,一碗泡面就迅速解决午饭,为的是让更多师大人看到她们将校园搬到屏幕的决心。

以应用优化为叶,做学工服务的奉献者

她以身作则,始终将学工服务作为发展品质的中心。不甘于只做敲代码的程序员,裴若萱坚信自己也能做好服务师生的纽带与桥梁。担任团支部书记,连续2年带领同学开展“雷锋三月”捐衣活动,累计捐赠100余件衣物,为社会底层群众送去温暖。开展“青年责任与担当”“低碳公益行”等团日活动24次,用“花样活动”构建“全面担当”,用理想信念为青年们“补钙”。担任院学生会主席,主持迎新晚会、招新宣传会等活动及会议100余场,首次引进“未来说”论坛,让有梦青年与企业家零距离交流。参与计算机设计大赛决赛服务工作,历时90天做好赛前筹备,和学院师生共同服务了来自29个省市区的301所高校近1800名参赛师生,以饱满的热情和细致的作风赢得了参赛师生的一致好评。大学四年,裴若萱所在集体连续两年获评“优秀团支部”和“优秀学生会”。

疫情期间,她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参与校团委联合团芜湖市委、芜湖市卫健委开展的“与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家庭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连续两个月为赴武汉抗疫的医务人员家庭子女进行线上学业辅导。2020年3月获安徽省最美“三下乡”志愿者称号。

家国情怀,工匠精神。裴若萱作为一名在科技领域奋斗的师大学子,不断寻求突破,跳出“舒适圈”,用自身实力证明自己可以在计算机领域闯出一片天。生而平凡,造就不凡。未来,她将继续用代码描绘青春,用程序编译芳华!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