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师大

【中国青年网】安师大学子赴当涂调研:传统文化也有新的“打开方式”

  • 时间:2017-08-17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张鑫

 

 

     安徽省当涂县是著名的江南历史名城,千百年来,谢朓、李白等文人雅士都曾与这座小城结下不解之缘。随着社会文化建设的变革与转型,当地基层乡镇正“跑步”追赶着时代的步伐。

  为了深入了解乡镇文化建设的情况,7月下旬,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当涂“千文养正”蒙学教育实践团队前往当涂县太白、姑孰两镇进行了走访调研。

“文化一公里”,乡镇文化站迎来共享时代

  依山傍水的太白小镇,自古以来崇文重教,文脉昌盛。因唐代诗人李白晚年归葬于此,小镇故得名曰“太白”。

  正值盛夏,赤日炎炎似火烧,实践队员们冒着酷暑,在当地胡雅娟书记的带领下,来到太白镇文化站走访、参观。相比于屋外空荡荡的大街,凉爽舒适的阅览室显得格外热闹,看书、读报、聊天……这里已成为不少居民纳凉、休闲的好去处。

  “今儿早上这里有场书画教学的活动,退休后我闲在家里没事,正好过来和老朋友们学习学习。”附近居民王大爷告诉记者,几年来,文化站的活动开得如火如荼,不仅自己常被吸引来参与,老伴儿吕大妈更是舞蹈队的“铁杆粉丝”。坐在一旁的吕大妈笑着说,“以前一到晚上都没什么事做,自从文化站建起来后,我们有空就来广场上跳跳舞,唱唱歌,生活特别充实!”

  在胡书记的介绍下,太白镇文化站站长吴家龙接受了队员们的采访。据吴站长介绍,从2011年文化站搬迁新址算起,至今不过6个年头,太白镇文化站不仅发展成全省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的乡镇综合文化站,还成为安徽省唯一获得“全国优秀文化站”荣誉称号的文化单位,目前能基本满足太白镇、当涂县南部新城和马鞍山市示范园区总共约5万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吴站长说:“不论是硬件设施还是人员配置,太白文化站都达到了全省领先水平,而这些资源都为广大老百姓所共享,让文化惠民看得见、摸得着。”

  此外,针对偏远的乡村社区,太白镇文化站积极推行“文化一公里”公益项目,村民无需出远门即可享受家门口的文化共享服务。随着乡镇公共文化设施的日益健全,健身协会、农民诗社、书画教学……吴家龙站长感叹道:“仓廪实而知礼节,如今大伙儿钱袋子鼓了,精神生活也应当更充实!”

继往开来,小镇打造《千字文》特色品牌

  从太白镇文化站出发,驱车往东行驶十余里,绕过花山,眼前便是太白镇生态园。不同于国内大多数以农业为主的生态园区,“千字文”小镇项目的建设为这里增添了几分独特的人文气息。

  湖光山色两相宜,满湖芙蕖尚盈盈,一踏进园区,优美的景色引得队员们惊叹连连。“没想到几年来家乡的变化这么大!”队长杨安然是土生土长的当涂人,她告诉记者,几年前,这里还只是一大片被沟渠“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农田,狭窄的土路是村子通往县城的唯一通道。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顺着林间小路,实践团队来到“千字文”小镇,对景区内部进行考察和调研。

  “周边的园林和水域都属于‘千字文小镇’项目的规划用地,总共有5100多亩,但目前还在施工建设中。”据工作人员介绍,当涂不仅是江南历史名城,还是蒙学经典《千字文》的故乡,其作者周兴嗣是南朝齐梁时姑孰(今安徽当涂)有名的才子。“当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千字文’小镇正是要立足于本地丰富的文化资源,把蒙学文化作为核心主题,让游客在体验的过程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一面规划展墙前,工作人员向队员们重点介绍了“千字文小镇”的中心项目——千字文书法培训基地。“去年,全国首家千字文书院已经落户当涂太白公园,而这里的书法基地和书院正好形成呼应+互补的纽带关系,两者都堪称是当涂书法产业的核心枢纽。”据悉,千字文书法培训基地将成为承担景区文化交流任务的主要场所之一,除此之外,它还被定位为全国《千字文》文化研究者、爱好者的交流平台,以此进一步发扬当地特色的传统文化。

翰墨飘香,书法教育从娃娃抓起

  当涂是江南有名的书法之乡,居民学习书法的热情非常高,书法文化气氛浓郁。次日,团队驱车赶往当涂县姑孰镇,拜访了当地书法教育界的翘楚——赵信飞老师。

  “赵老师是我们本地很有名的书法老师,我孩子刚满7岁的时候,我们就把她送来跟着老师学书法。”教室门外,一位来接孩子的阿姨和队员们一谈起赵信飞老师,赞不绝口,“老师的水平很高,严师出高徒嘛!在他那儿学了三年,孩子不但书法进步很大,而且性格沉稳了不少。”

  随后,赵信飞老师接受了队员们的采访。如今,他不仅是一名专业书法教师,还是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当涂县艺术家协会主席。谈起书法教育,拥有数十年教育经验的赵信飞颇有心得,“练习书法贵在坚持,要‘耐得住寂寞’。”赵信飞坦言,尤其在孩子们打笔画基础的阶段,自己对学生的要求较为严格。每当孩子们写完一幅字后,他都会在一旁手把手地教学、评价。“有的小孩子刚来的时候蛮调皮的,常常浑身弄得到处是墨水。经过几个月的书法训练后,不但能安静地写上半个钟头的字,举手投足稳重了不少。”

  在赵信飞看来,书法是蒙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在于是写得一手好字,锻炼沉静稳重的性情,更重要的是艺术对孩子们审美方面的熏陶。从小在艺术中浸染的孩子,一言一行都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这些孩子的感情是丰富的,内在也是丰盈的。”

习近平主席曾在讲话中提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几日在当涂两镇的实地走访中,队员们亲身感受到,基层的文化建设正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土壤,趁着新时代的东风奋力发展。“作为一个当涂人,看到家乡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特别高兴、骄傲,争取以后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队长杨安然笑着说。

 

 

原文阅读地址:

中国青年网:

http://sxx.youth.cn/jxqc/sjjs/201708/t20170815_10515900.htm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