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普及艺术教育推进机制,通过创立艺术实践周、推进“高雅艺术进军营、进校园、进基层”的实践项目、首创音乐微党课、践行艺术扶贫等,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艺术+思政”美育品牌,构筑美育教育同心圆。

音乐学院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入“声”入“新”上下功夫,高质量完成规定动作,高标准开展自选动作。
先后采取“祭奠革命英烈+参观红色纪念展+聆听专题报告”模式,开展党史理论宣讲;组织“党员讲党课”、《论中国共产党历史》青年教师读书报告会、“颂党恩,党的故事我来讲”党员发展对象学习分享会等,教育引导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学院将音乐史与党史相融合,讲好党史故事。首创音乐微党课,制作红歌里的党史微视频,用音乐重温党的历史,回顾入党初心。组建临时党小组,利用间隙时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将党旗插在演出现场第一线。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师生声乐专场音乐会、党史知识竞赛、原创歌曲征集大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党史学习教育氛围。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1年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排练演出,参演九个节目位列参演高校前列。原创当代男子群舞《“星”火永相传》,代表安徽省角逐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奖并获佳绩。用活红色资源,历经8个多月复排大型红色史诗《长征组歌》,200余名师生参演,赓续了红色基因,传承了红色血脉,产生了热烈反响。参演安徽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承办安徽省高校师生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文艺展演,用精彩的演出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为“长三角区域音乐教育与艺术产业发展联盟”主办方之一,音乐学院参演上海音乐学院“新时代•长征组歌”演出、“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长三角区域音乐教育与艺术产业发展联盟专场音乐会”以及“英雄赞歌—全国音乐艺术院校筝团展演暨中国当代筝团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受到与会人员一致好评。
学院优化了课程设置,将艺术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课时学分,实现了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进“高雅艺术进军营、进校园、进基层”的一院多品的社会实践项目,将高雅艺术送至军营驻地、送到留守儿童身边、送到社区街道老百姓身边。“今年建党百年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对青年学子而言,无疑是学习党史的深化形式,是一堂特殊形式的大思政课,我们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2019级舞蹈表演专业黄申说。
多年来,音乐学院教育扶贫的脚步还延伸到西藏等偏远地区。作为教育部浸润计划试点单位,学院专门选派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赴金寨县光爱学校、宿松县光荣小学开展教育帮扶,探索用文艺志愿服务的方式,把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支教生活是我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给我的人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支教一次,受教一生。在未来一年的西部计划中,我将远赴祖国的西部,用青春的热血,在祖国需要我的地方发光发热。”2017级浸润计划志愿者刘雨晴说。
原文阅读地址:
安徽日报客户端:https://app.ahnews.com.cn/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253/409334.html?isShare=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