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师大

【大江晚报】报道我校留学生在芜“花式”过年

  • 时间:2022-02-08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虎年新春的年初三,安徽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内一派喜气洋洋,案上的小老虎香囊、花艺摆台装饰出满室的年味,国家级、省市级部分非遗文化项目传承人与20多名留学生共聚一堂,以一场“共赏非遗表演、同品中国年”的活动形式欢度虎年新春。

“我知道安徽有黄梅戏、没想到还能接触到唱腔优美的无为庐剧。”在欣赏了芜湖市艺术剧院带来的黄梅戏唱段《女驸马》后,无为庐剧《拾罗衣》也吸引了留学生萨弗拉一家。萨弗拉2岁的小女儿目不转睛地观看着戏曲表演,大大的眼睛里满是好奇。来自巴基斯坦的萨弗拉在安师大人文地理专业读博,她的先生季博然也是安师大留学生,他们的小女儿也是在芜湖出生,因为疫情原因,今年已经是萨弗拉夫妇在中国度过的第三个春节了。

作为主办单位的芜湖市文化和旅游局,此次联合芜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国家级非遗的铁画技艺、中华老字号——芜湖耿福兴的面点和章氏传统女红制作技艺带到现场,让留学生有了近距离“沉浸式”参与体验非遗艺术创作的机会。

铁画操作台前,面对一堆老虎钳、手锤、手钳,还有梅花花瓣等半成品,来自越南的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阮氏春和来自乌干达的图琳娜对打铁画已经跃跃欲试,围观的留学生们也都抢着要来一显身手!“今天我们也要打一朵铁‘花’。”在铁画技师的指导下,阮氏春认真地完成着梅花的锻制步骤:先放一段连接杆用老虎钳夹住,放正位置,然后依次放入花蒂、花瓣,用铳子顶住,轻轻敲。再用手钳把花瓣夹起来,“看,一朵铁梅花就完成了。”阮氏春高兴地举着作品说她在安师大学习了四年,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令人惊叹的地方。

“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活动是第二次新春走进安师大国际教育学院,安师大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杜俊表示,“非遗过大年”的意义在于在丰富在芜国际学生的节日生活的同时,通过这种“跨文化”的交流方式将中国非遗文化的传承、创新巧妙融入年俗文化中,带领国际学生共同认识非遗艺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他们的视角感知中国文化精髓、由他们的口来讲好中国故事、助力中国发展,意义深远。


原文阅读地址:http://epaper.wuhunews.cn/djwb/pc/content/202202/07/c239833.html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