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历社学院 团委宣传部)为探索、推广具有地方特色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模式,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11月25日至26日,历社学院依托“学校与社会工作实务研究基地”,结合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及社工精准扶贫项目成果,开展第二届“成长相伴”——农村留守儿童社工伴学工作研讨会,岳西县教育局副局长王启林、团县委副书记夏宗焰及方边希望小学的领导师生30余人应邀参加会议。
11月25日下午,研讨会在学院四楼会议室隆重举行。学院党委副书记胡悦超、副院长赵怀娟、专业教师刘玲、许云云、团委书记宫超和岳西县领导老师一行参加了研讨。会上,胡悦超首先致辞,从历社学院与方边希望小学十年暑期实践的“缘分”谈起,感谢岳西县教育、团委系统对历社学院学生培养、社会实践等活动给予的大力支持,希望社工伴学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能够有机结合,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王启林介绍了岳西县的基本情况和基层教育的现状,指出了山区留守儿童存在的家庭教育缺失、心理健康不佳、理想目标迷茫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希望社工伴学早日普及,使留守儿童早日改变现状,茁壮成长。赵怀娟在介绍学院社工伴学项目实施情况时指出,通过社会工作干预,班级的班风和学风有了明显改善,家校互动取得良好成效,为留守青少年的成长注入了正能量。会上,学院刘玲、许云云老师及岳西团县委夏宗焰副书记等人也都从不同角度谈了对于留守儿童教育的看法。



11月26日上午,在学院的组织下,参会的岳西师生代表们前往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西校区参观学习。西校区宋玲校长引导大家参观了校园,介绍了小学的软硬件设施、办学特色、教育理念等,并与岳西领导老师开展了座谈交流。同时,岳西的小学生旁听了附小三年级的美术课程,参与了“城乡少年手拉手活动”。

据悉,岳西县方边希望小学自2009年起一直都是历社学院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每年暑期,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都会前去开展义务支教、留守儿童现状调研等活动。而志愿者们已坚持十年,十年爱心接力,十年情系深山。今年5月,学院又将岳西县方边村确定为社会工作教育对口扶贫基地,利用7、8、9三个月的时间,组织专业教师带领研究生、本科生在该村实施中央财政安徽省社会工作教育对口扶贫服务示范项目。此次“成长相伴”农村留守儿童社工伴学研讨会以“服务农村留守儿童,推进青少年社工服务”为主题,不仅是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实践方面的又一项重大成就,也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成果的延续。今后,学院将会结合“社工伴学”的专业理念,使活动与专业结合,实现专业发展与服务社会“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