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新闻与传播学院2015届广告学专业毕业十周年返校师生座谈会在学院院楼508会议室顺利开展。外面骄阳似火,会议室内的氛围也热情高涨,往昔师生欢聚一堂,在温馨融洽中畅叙校园旧事,于思维碰撞间共谋行业新篇。院领导马梅,专业课教师芮宏明、沈幼平,辅导员汪婕、杨礼玉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该班班长李哲主持。

座谈会伊始,辅导员汪婕以温情点名开启,当“113202010李哲”“113202003胡凯峰”等熟悉的学号与姓名响起,应答声此起彼伏,仿佛将时光拉回十年前的教室。
随后,院领导马梅向返校毕业生们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发展情况。她提到学院从2010年成立传媒学院,2015年因部校共建更名为新闻与传播学院,如今已拥有新闻学、广告学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两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网络与新媒体、影视摄影与制作等专业发展蒸蒸日上。在学科建设方面,学院已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新闻与传播、 戏剧与影视专硕点等,新增了文化传播学交叉学科博士点,马梅还介绍了今年学院各专业招生情况,让毕业生们对母校的发展有了全面了解。
李哲用当年参加十佳班集体PPT资料来回忆暖场,三下乡、爱心中转站、美术作品、班级团建……每一帧都是青春的回忆。校友们踊跃分享十年间的成长与感悟,李哲如今在阿里巴巴阿里云集团负责AI软件商业化拓展,他讲述了从面向消费者品牌传播到AI领域的跨界历程,感慨大学广告学的系统思维为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胡凯峰深耕电商行业,从志高空调到商业电器,分享了AI技术对广告营销模式的重塑与影响;徐衡则从乙方创业到甲方品牌运营,谈及广告人“洞察人心、精准表达”的核心能力在不同领域的通用性……聚会时,因故未能到场的部分校友以录制视频的方式,跨越时空,将对学校与同学的眷恋娓娓道来,情意如微风,轻拂心田。交流尾声,芮宏明欣慰地说:“真正要成才还是经历社会。”
马梅、沈幼平均表示,听完校友们的分享受益颇多,同时强调我们的专业绝不能闭门造车,并希望校友们以后有机会能与学弟学妹分享行业经验。汪婕、杨礼玉也纷纷寄语:“看到大家把广告人的创意与韧性融入职业发展,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母校由衷为你们骄傲,不拘泥于当下的困难,希望大家一直勇于向前看,这里永远是你们的港湾。”校友们表示,大学四年培养的“洞察市场、创造价值”的广告思维,以及“敢想敢做、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始终是自己前行的动力。
学生代表向马梅等在场领导、老师们献上鲜花,一束束鲜花承载着对恩师悉心培育的感恩之情。李哲代表全班同学向学院敬赠了“桃李满天下”纪念品,寓意母校培育的广告学子在各行各业绽放光彩、各展所长。

座谈会的温馨时刻,辅导员汪婕和李哲共同切开了10周年纪念蛋糕,象征着师生情谊和班级凝聚力的延续,师生们共同合影留念,“十年之约,青春不散场!”将这一跨越十年的重逢瞬间永久定格。

此次座谈会不仅是一场跨越十年的温情重逢,更是一次广告精神的接力。师生们共同期待,下一个十年,2015届广告学专业的学子们能带着母校的嘱托,在时代浪潮中继续以创意为笔、以市场为卷,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座谈会前,院友们还一同在学校三食堂品尝了熟悉的校友餐,漫步校园重温青春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