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文/韩留琴 图/钱慧)青年教师是学院发展的未来与希望,为了更好地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近日,教育科学学院举办了第五届青年教师发展论坛。论坛的主题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与责任使命”,学院党委书记刘晓宇、院长桑青松、副院长聂竹明、教授委员会成员以及全院45岁以下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由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周兴国教授主持。
此次论坛旨在帮助青年教师思考如何塑造职业自信,如何进一步强化责任与担当,如何让文教之火代代延续。会上,王璐曦、孙文强、舒首立、薛红莉、陶佳、徐群、尹建锋、李卯、吴文涛、张冬梅、周佳树等青年教师根据自身专业发展状况,对各自近五年来的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情况进行了汇报,并展望了未来几年的专业发展规划,同时青年教师也谈及到个人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及下一步需要学院提供支持的地方。学院领导和教授委员会成员在交流与讨论环节对每位青年教师的情况分别进行了交流与指导。
“传道授业解惑”是三尺讲台赋予“青椒”们最神圣的使命,也是让“教师”不仅仅只是一份职业的价值所在。教学是被众多大学校长屡屡提及的“立校之本、生命之源”。阮成武认为青年教师需要念好三本经,正确理解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作为青年教师首先要先过教学关,有效协调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时间分配。面对青年教师科研经费短缺、职称晋级受阻、待工资遇偏低等压力,葛明贵希望学院可通过出台相关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制度,引导青年教师早日融入科研团队,为青年教师开展创新性研究提供经费支持。针对教学、科研“两座大山”消磨“青椒”创新能力的问题,周兴国首先肯定了学院青年教师为学科建设和发展所做出贡献,认为青年教师还要进一步加强与海内外学术同行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协作,科学研究要能“坐得住冷板凳”,唯有加倍努力,才能成就自己的学术梦想。
桑青松强调青年教师是学院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学院办学的一支重要力量。他希望青年教师需要“筑梦”:爱我所择,择我所爱;需要“追梦”:为学子成长成才铺就阳光路;更要努力“圆梦”:追求事业发展的最佳空间和路径。刘晓宇在最后表示学院将尽最大可能在经费、平台、团队方面为青年教师发展提供服务,助力青年教师教有所乐,研有所新,生活幸福。
教科院历来重视关心青年教师发展,已经连续五年举办了青年教师发展论坛,并建立了青年教师导师制度,旨在帮助青年教师明晰工作任务,明确事业发展目标,坚守立德树人,收获人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