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总结2025年“行走的思政课”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巩固实践育人成效,9月26日下午,音乐学院在崇艺楼10215教室举行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评比汇报会。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俊荣、副院长曹艺阐、舞蹈系教师刘瀚泽、院团委书记段传钦及各年级辅导员出席活动并担任评委,各年级学生代表到场观摩学习。

本次汇报会以“走看讲思做”为主线,系统呈现了各实践团队在暑期深入基层一线的真实足迹与丰硕成果。各团队通过PPT展示、视频展播、现场汇报等形式,生动讲述了在社会大课堂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行。“艺术支教”团队积极响应国家美育号召,奔赴六安、亳州、漳州、淮南等地开设“七彩艺术课堂”,为偏远山区儿童播下美育种子,助力乡村教育振兴;“艺术惠民”团队走进合肥文化艺术中心、星智障儿童康复中心,打造“音乐疗愈”公益项目,用旋律温暖“星星的孩子”,展现艺术的人文关怀;“艺术调研”团队赶赴安徽、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开展非遗调研,躬身实践演绎非遗文化,将传统文化传承与红色精神宣讲相结合,推动“小课堂”向“大思政”转化;“艺术拥军”团队不畏酷暑,连续第18年走进军营,用高雅艺术慰问官兵,奏响强军战歌,赓续军民鱼水情。

王俊荣对各团队的实践成果与汇报展示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结合汇报内容总结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一是“多元实”——从七彩课堂到音乐疗愈,从非遗采风到拥军演出,实践学子们把课堂搬到田野、把舞台搭到村口、把音符写进童心,紧密织出了一张“专业+思政+服务”的立体育人网络;二是“快响传”——各团队白天走访调研,夜晚赶稿剪辑,实现稿件“及时发声、广泛传播”,以青春笔触和镜头语言讲好实践故事,不断提升实践活动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三是“薪火承”——艺术拥军十八年“军歌不歇”,艺术支教十年“童声接力”,非遗传承“精神永续”,充分展现了音乐学子的责任担当与精神传承。王俊荣勉励全体同学以此次实践为起点,将实践中收获的知识、锤炼的能力、涵养的情怀,转化为今后学习、工作的动力,持续深化“走看讲思做”多维联动,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让青春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焕发绚丽光彩。
据悉,音乐学院始终高度重视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坚持系统谋划、精心组织,持续推进“行走的思政课”品牌建设。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拓展实践平台,优化“艺术+思政”融合模式,推动社会实践项目化、常态化、精品化发展,切实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