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物电学院)10月30日上午,物电学院以推进质量工程项目集体项目建设为抓手,引领课程教学规范化、特色化、团队化,在3号楼403教室,开展了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大学物理教学团队建设示范观摩课。团队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卓越教学贡献奖获得者——黄时中教授就《大学物理Ⅱ》中的电磁感应现象及其规律进行了深刻剖析与讲解。学院青年教师和教学团队12名老师参加了本次观摩活动。
在本次观摩课中,黄时中教授首先从风力发电和水利发电出发,提出这些发电的原理是什么的问题,引出了揭示电和磁之间联系的电磁感应现象;从几个典型的电磁感应现象出发,引导学生分析它们产生感应电流的共性,总结出导体回路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然后详细讲解了如何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楞次定律)和感应电流的大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最后又提出和感应电动势对应的非静电力是什么的问题,引出了动生电动势的讲解。
黄时中教授以问题为牵引,以故事说物理,从物理学现象入手,层层剖析,深入浅出,逐步引导学生揭示物理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整堂课形象生动,教学形式灵活,课件制作美观,充分展示了黄时中教授深厚的教学功底,为团队青年教师提供了学习和借鉴模板。
据悉,物电学院还通过请名师进校园(南航副校长国家级名师施大宁教授)、推青年出校园(姚关心老师参加华东六省一市物理实验教学大赛三等奖)等方式推动教师团队建设,以实际行动迎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