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快讯

【直通校运会】大学生运动员篇:细雨难凉拼搏志,赛场燃梦筑青春

  • 时间:2025-10-31
  • 来源:党委宣传部
  • 作者:大学生记者团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秋雨润赛场,热情燃似火。10月29日晚,在全场师生的热切期待中,校党委书记蒋家平宣布安徽师范大学第54届田径运动会隆重开幕。比赛当天,秋雨绵绵,却难掩赛场沸腾激情。看台上的观众们挥舞院旗、呐喊助威;赛场上的运动员们目光如炬、斗志昂扬,一个个拼搏的身影如离弦之箭,划出青春最动人的轨迹,生动诠释了师大体育精神,展现师大人昂扬向上的青春风貌。

锲而不舍守初心,坚毅笃行创佳绩

比赛当日,骤雨不期而至雨天的湿滑跑道,对参加七项全能100米跨栏的体育学院2025级运动训练专业的高鑫铭而言,是一项巨大挑战。“短跑本就是我的短板,加上没穿钉鞋,摔倒风险很大。”面对困难,他临危不乱,快速调整心态:“踏上赛场的那一刻,我告诉自己必须坚持到底。”坚持,是一场与自我的较量。地理与旅游学院2025级地理科学专业的何人可冲过终点线,笑着说:“即使长跑很疲惫,我仍然享受咬牙冲过终点的过程。”锲而不舍、坚毅笃行,是师大运动健儿体育精神的生动写照,更是师大学子逐梦路上的宝贵精神财富。

挑战极限越自我,勇攀高峰起新航

秋日赛场,既是速度与力量的竞技场,更是意志与心灵的试炼台。面对许多人望而生畏的高耸横杆,体育学院2025级体育教育专业的胡子健在完成七项全能跳高比赛后道出心得:“别被高度震慑,放手尽管跳,便能战胜恐惧。”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2023级物理师范的朱雯连续三年报名参加100米比赛,在今年终于夺得金牌,实现自我突破。她深有感触地说:“比赛过程中,要有冲劲,稍有松懈,便可能就追不上对手。”每一次超越,都源于平日扎实的积累与赛场坚定的信念。

携手并肩竞赛场,同心拼搏绽华光

在激烈的角逐之外,团队精神与同窗情谊更显珍贵。在备受瞩目的4*400米接力赛中,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代表队凭借默契配合勇夺桂冠。担任第二棒的体育学院2025级体育教育专业的薛建华稳持第一棒的领先优势,赢得观众席阵阵喝彩。谈及参赛心态,他朴实而真诚地回答:“为了集体荣誉,我不能给队伍拖后腿。”第四棒选手、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2025级自动化专业秦丰硕在赛后分享了他的心声:“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胜利必将属于物电学院。”简单而有力的话语,道出了师大学子强烈的责任意识与团队凝聚力。

个人项目的突破同样离不开团队支持。面对日复一日的跳远训练,体育学院2025级体育教育专业的刘子豪坦言:“风雨无阻的训练虽然艰苦,但有一群志同道合的队友和教练相伴,带给我快乐,帮助我克服困难。”从跑道到沙坑,胜利的喜悦或许短暂,但训练与比赛过程中凝聚的信任与陪伴,已成为运动员们最宝贵的回忆。

国际学子聚一堂,各展风采筑梦想

运动会不仅是竞技的擂台,更是文化交流的纽带。今年,不同国籍的运动员继续齐聚师大赛场,以竞赛促进交流,以体育深化友谊。来自国际教育学院202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俄罗斯选手李莉已是第二次踏上赛道,她动情分享:“明年我即将回国,但在师大运动场上挥洒的汗水、同学们在赛场边热烈的欢呼,都将成为我留学生涯中最温暖的记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运动员们同场竞技、共展风采,生动展现了师大开放包容的氛围,汇聚起跨越国界的凝聚力,完美践行了“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

“疾如惊鸿穿云过,势若奔雷破阵来。”秋雨中的安徽师大第54届运动会上,运动健儿们以“会当凌绝顶”的雄心驰骋赛场,用“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奋勇争先,于雨水与汗水中铸就青春的壮阔诗篇。他们不仅展现了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体育风尚,更以昂扬姿态弘扬了“爱运动、强体魄、铸精神”的师大体育精神,为健康校园和体育强国建设注入蓬勃青春力量。

(采写/陈安妮、欧阳如意、陈梦琦、陈雨婷;图/大学生记者团;编辑/杨黎)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