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 2025 级本科新生平稳度过入学适应期,尽快融入大学学习与生活,近期,学校集中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活动以“大学生护航行动计划”为核心载体,紧密贴合新生认知特点与成长需求,既以理想信念、党史国情、时政形势教育为思想核心,又全面覆盖校史校情、规章制度、学业规划、心理健康、安全防护、生涯发展等多元内容,从“思想引领”“学业导航”“生活适应”“心理支持”“发展赋能”五大维度同步发力,助力新生明确大学阶段奋斗目标,引导其系好大学“第一粒扣子”。
校史课堂:传承师大薪火,厚植爱校情怀
为深化新生对学校的认知,强化其归属感与认同感,学校围绕校史校情教育打造“理论 + 实践”双课堂,让百年师大精神深入人心。
专题报告:回溯百年校史
学校特邀历史学院陈孔祥教授,以“安徽师大百年史话” 为题开展校史专题讲座。陈孔祥教授依托丰富史料与生动案例,从“中国的百年大学”“安徽的百年名校”“师大的百年演变”三个维度,系统梳理了学校的办学脉络与发展历程。他通过讲述校史中的关键事件与代表性人物故事,生动展现了师大人“不畏强权、关爱学生”的精神品格,以及学校在艰难岁月中坚守学术、砥砺前行的坚韧底色,并殷切寄语新生:从校史中汲取奋进力量,传承师大精神,未来为学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活动:唱响校歌传情
除专题报告外,学校同步开展 “校歌传唱” 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各学院通过主题党团日、主题班会、创意演唱视频等形式,结合自身特色创新形式,让校歌旋律回荡校园。经济管理学院通过主题班会解读校歌历史与内涵,再以集中教唱的形式,让新生在合唱中感受集体凝聚力与校园文化底蕴;音乐学院将校歌传唱延伸至学生公寓,以轻松的“宿舍合唱”形式,促进寝室成员间的交流与协作;天门山书院则将校园美景与新生活力相结合,拍摄校歌创意演唱视频,生动展现师大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通过校歌传唱,新生不仅熟练掌握了校歌旋律,更深刻理解了“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校训内涵,进一步增强了对学校的认同感与荣誉感。

思政课堂:铸牢共同体意识,厚植家国情怀
为提升新生思想觉悟与政治素养,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学校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鑫副教授,开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专题思政教育。张鑫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战略意义”为切入点,系统阐释了这一理念的重要性、丰富内涵与实践路径。他围绕“五个认同”、“四个共同”、“四个与共”及“四对关系”展开讲解,鼓励新生主动参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以青年之力践行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的时代号召。

名师讲堂:启迪成长思维,明确发展方向
为帮助新生尽早规划大学生活、树立学习目标,学校邀请校内知名教授开设“名师讲堂”,从学业、职业、能力培养等维度为新生答疑解惑。
学业导航:指引“有为”成长路
本科生院院长崔光磊以“乘可为之势,做有为快乐师大学子” 为题开展报告,从“为人”“为生”“为学” 三个维度为新生构建成长框架,在“为人” 层面,倡导新生践行 “厚德、重教、博学、笃行” 校训,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战略,争做有志向、有担当的青年;在“为生”层面,聚焦校纪校规、宿舍管理、时间规划等实际问题,指导新生合理安排生活,筑牢成长基础;在“为学”层面,鼓励新生培养学术钻研精神,敢于挑战难题、参与实践,在探索中练就过硬专业本领。

大学启航:解析“知识、智慧与能力”
我国政治学领域权威专家、法学院金太军教授以《知识、智慧与能力》为题开展分享。他凭借深厚学养与幽默表达,将抽象理论转化为贴近生活的案例——从“老母鸡汤的营养差异”到“费斯诺定理”,生动阐释了“知识是基础、智慧是升华、能力是成果”的内在关联,让新生理解“大学学习不是知识堆砌,而是思维重塑与能力锤炼”。最后,金教授以“知识靠学,智慧靠悟,能力靠练”寄语新生,鼓励其成长为“有知识、有智慧、有能力”的时代新人。

心理课堂:守护 “心” 健康,助力平稳适应
为全面掌握新生的心理状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新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沈艳红以“新学期,‘心’成长”为主题做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她以“成长加速曲线”与“沉沦加速曲线”为理论框架,阐述不同选择与心态对大学生活的影响,从“视角、纳悦、交往、资源”四个维度为新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实施路径。同时,她详细介绍了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师资团队、服务流程与硬件设施,鼓励新生在遇到心理困惑时主动求助,以开放、乐观的心态迎接大学生活的机遇与挑战。

安全课堂:筑牢防护防线,守护校园平安
为提升新生网络安全意识与防诈骗能力,学校联合地方职能部门开展“安全课堂”,为新生普及安全知识。芜湖市公安局网络安全支队、市场监督管理局、弋江分局网络安全大队及反电诈中心的警官们,分赴两校区开展多场安全专题报告,主题涵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总体形势和防范措施”“网络舆情与谣言应对”等。警官们结合大学生群体中高发的“刷单诈骗”“校园贷”“冒充客服诈骗” 等案例,通过“以案说法+互动提问”的形式,拆解诈骗分子的作案套路,传授“三不一要”(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遇到疑问及时报警)等防范技巧。同时,警官们提醒新生要增强警惕性,妥善保护个人信息,共同维护清朗校园网络环境与学校声誉。

朋辈课堂:榜样引领成长,互助共促发展
为发挥优秀学子的榜样示范作用,学校举办“青春导航” 专题宣讲会,邀请6名本科高年级及研究生优秀学子,从不同成长路径分享经验,为新生提供可借鉴的“成长样本”。 历史学专业2025届本科生谢易真以 “锚定专业固逐梦之基” 为主线,讲述自己在师范技能培养中“从热爱到深耕”的历程,鼓励新生扎根专业、厚积薄发;汉语言文学专业2024级本科生宋依於结合参军经历,分享军旅生活中“追求极致、心怀家国”的精神锤炼,号召新生在时代浪潮中书写无悔青春;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孙悦讲述在凉山普格县支教时推动“推普工作”、发起公益项目的实践故事,展现师大学子的社会担当;体育学院2022级本科生李婉清:从“学业与工作平衡”切入,分享自己在勤学笃行与多元实践中的经验,勉励新生“以梦为舟、勇于突破”;物电学院 2022 级本科生闫星星以“向竞赛而学”为主题,介绍参与高水平学科竞赛的备赛心得,鼓励新生“敢于尝试、迈出第一步”;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5 级硕士研究生白雪松结合 “西部计划”志愿服务经历,分享自己在学生工作、理论宣讲中的成长,号召新生以奋斗诠释青春担当。

云端课堂:创新教育载体形式
为帮助新生提前适应新角色、融入新环境,了解入学报到、校园生活等基本情况,在新生入学前,学校创新教育载体,开设“入学教育云课堂”,专门邀请经验丰富的辅导员通过网络直播开展专题指导。辅导员张玉楠与李梦圆围绕 “财产安全、交通安全、宿舍生活安全” 三大主题,结合案例讲解安全风险点,引导新生筑牢安全意识;辅导员金凤仙与杨玉婷聚焦“学业规划、人际交往、生活作息”,指导新生调整生活节奏,关注心理状态,提前适应大学集体生活;辅导员刘冠琪、王志以《开学报到 “那些事儿”》为题,详细讲解报到流程、宿舍入住、入学教育安排等实操内容,为新生顺利入学提供“指南”。

2025年集中性入学教育活动不仅为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提供了精准引导,更充分体现了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育理念。活动为2025级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提供了全方位的引导,有助于新生明确大学阶段的奋斗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此外,各学院也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同步开展院史院情教育、专业认知讲座、师生见面会、主题班会、迎新晚会等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入学教育内容,助力新生更快融入学院集体、适应大学环境,真正开启成长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