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法学院 桂彬)日前,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教育部令第40号)(以下简称《办法》),这是教育部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做出规定。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要求, 11月20日起,法学院积极开展了关于学习《办法》文件内容和精神的系列活动。
召开党政联席会,贯彻落实《办法》精神
11月20日,法学院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就《办法》文件精神进行学习,法学院党政联席会全体成员参加学习。会议由法学院院长彭凤莲主持。
会议对学习传达《办法》文件精神的意义进行了阐述,指出《办法》的发布实施,是高等教育系统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进高等学校依法治理的措施,对于健全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的行为的体制机制、推动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和优化高等学校学术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就《办法》提出的四十项内容进行学习和讨论。院党委书记马广见在全会上要求,学院要加强领导和部署,进一步组织院系、学科负责人和广大教师学习《办法》精神,学院要严格按照《办法》的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出台相关方案和措施,在积极推进学术诚信宣传教育,建立健全有关制度方面下功夫,深入推进,务求实效。
召开教授委员会,深刻认识《办法》意义
为学习贯彻《办法》,推动健全完善学院学风治理体系。11月21日,法学院教授委员会举办了《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专题学习会,全体教授委员会委员参加了学习会,法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奚玮主持会议。
会上,法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奚玮领学了《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教育部令第40号)。他指出:其一,要充分认识教育部《办法》文件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这个文件释放出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诸多重要信息,其中“学风建设”和“学术诚信”是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问题。其二,全院教授委员会委员尤其是各学科负责人要认真学习领会《办法》文件。要紧密结合学院的实际,深入思考,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其三。要坚持把学风建设作为当前的首要工作,落实学术诚信教育制度,推进学院又好又快发展。第四,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事项上的重要作用。
与会委员一致认为,此办法是高校学风学术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高校学风学术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针对进一步落实《办法》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积极开展《办法》学习
11月22日,法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学习教育部《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文件,会议由院党委书记马广见主持。
会上,院党委书记马广见希望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教育部关于高等教育的相关文件精神,把学习《办法》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相结合,与学校、学院实际、个人实际情况相结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对于构成学术不端的行为的,要坚决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通过学习,学院全体教职工深刻认识到:在当前社会变革转型时期,高校学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高校教师应该加强对《办法》的学习,自觉提高思想认识,主动抵制学术不端的行为,养成自律习惯,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硕士生导师带领研究生学习《办法》,深入开展《办法》宣传
11月23日,法学院全体研究生分专业集体学习教育部第四十令《办法》,政治学专业研究生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召开专题会议,会议由点长周仁标主持,公关系全体老师、同学参加了会议。周仁标教授宣读了《高等学校预防和处理不端行为办法》并逐条阐释和领会《高等学校预防和处理不端行为办法》,强调《高等学校预防和处理不端行为办法》发布实施的重要意义。周教授认为要认真学习和领会文件精神,在科研活动的过程中自觉遵守文件要求,预防和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法学专业研究生在行政楼四楼召开专题会议,会议由法学院院长彭凤莲教授主持,全体法学教师、研究生参加了会议。彭凤莲教授宣读了《高等学校预防和处理不端行为办法》,本办法由41条规定所构成,从教育与预防、受理与调查、认定、处理、复核等方面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给予了规定。彭院长强调,同学们要提高自身意识、实事求是,在学术道德方面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为母校增光。
最后,副院长周俊强教授用幽默的话语表达了对各位同学的殷切期望,并强调在学风问题上,要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在提高论文质量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要遵守校规校级、端正学业态度,保质保量地完成论文任务,成为货真价实的人才。
法学院秉承“厚德、尚法、博学、笃行”的院训,把学术道德、学术规范作为新时期师生道德培训的重要内容,努力促进学术创新,恪守学术规范。此次多形式全方位深入开展《办法》学习宣传活动,对推动我院学风建设和优化学术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