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快讯

新传学院邀请媒体精英共商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

  • 时间:2016-05-17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本网讯(新闻与传播学院)2016年5月14日上午,新传学院在学院三楼会议室召开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安徽台科教频道总监袁卫东、合肥广播电视台大活动中心主任殷晓蕾、安徽商报编委周太山、新安晚报编委童建明、万家热线网站总编辑张伟、人民网韩震震、新浪安徽陈晨等各媒体人士,新传学院执行院长杨柏岭、各专业负责人和本科教学督导组成员共同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院教学副院长马梅主持。

    座谈之前,杨柏岭介绍了本次会议的五个议题议题:未来5年内各专业在学科发展、专业发展、行业发展、学生就业等方向的人才培养规格、能力素质的要求;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以及各专业核心课程;为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在专业基础课中设置大类学科基础课程、本专业学科基础课程是否合理;除了学科基础课,每个专业还应设置哪些专业基础课程;学院内部各专业之间的融合的可行性与路径有哪些?各专业的负责人就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阐述,并就相关问题咨询业界人士的意见。

    会上,业界人士就学院人才培养发表各自的意见与建议。袁卫东强调播音与主持专业应强化学生基础的新闻采编业务的培训,尤其是现场报道。对于动画专业袁卫东也提出发展学生在灯光、舞美、音效等方面的能力。他还从五个角度提出学院未来发展建议:学院在着力培养会采、会写、会编、会拍、会做的人才的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的悟性,要会策划、会创意,要有文化素养、动手能力,推进学生朝融媒体方向发展,要着力培养全媒体人才;当下的市场环境要求学生具有创意性思维,这就要求学院的课程设置要活泼;在产业化方向,媒体要推动新媒体与电商、实体企业合作,这就要求学院设立一些与市场联系较强的课程,比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最后要加强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追求的教育。殷晓蕾则认为文学功底最重要,现在媒体缺乏的就是能做大稿的人才,而师大有这方面的优势,所以希望学院能够在选修课方面做些有意义的尝试。周太山强调了新闻系的学生应具备责任心强,品德好,愿意做事,勤动笔,文字能力好这些基本素养,同时还要有对媒体行业要有整体的宏观思维。童建明认为在新闻教育上要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韩震震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学生在大一时应进行基础的新闻采编学习,大二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看书,掌握知识。张伟提到在未来互联网时代,新闻的发展第一是定制,第二是产品驱动,第三是精英和小众;而在学科上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应是“三分写,七分推广”;在人才上要注重职业操守和个人修养。陈晨则认为做新闻不仅要有新闻理想,还要有营销策划能力。在新闻专业学院应推动建设集创、采、写、摄、编、播、评、管于一体的全能型人才;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要做到及时传达前沿资讯。

    会议最后,杨柏岭肯定了本次会议的重要性,并表明学院将认真吸取各位专家的意见,消化吸收,切实做好各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以打造更好的新传学院。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