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法学院 桂彬)优秀笔记齐分享,经验交流同进步。为了加强学院学风建设、训练学生“会听”“会记”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法学院从本学期开始在各年级学生中推进实施课堂记笔记办法,同时开展系列优秀课堂笔记评选活动。
“今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笔记?今天你是否会惦记,昨天最出色的你?在笔记的世界里,回忆曾经在课堂上奋笔疾书的你;寻找往昔在学习中奋不顾身的你……”活动通过初赛、决赛,在报名评选的笔记中评出优秀笔记。决赛采用PPT展示的形式,依据笔记内容价值、笔记版面干净工整程度、条理清楚程度、PPT制作的精美程度等数个方面进行考核。课堂笔记是一种速记能力的锻炼,也是一种优秀习惯的培养,更是一种学习态度的体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各位参赛选手以记笔记的方法为引,延伸性的给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学习心得以及学习方法,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近他们,走进学习的殿堂:
明学之意,励志笃行。“对于任何事情来说,主动探索总是比被动完成带来更多更好的效果。学习目的,学习目标,因人而异,深思熟虑确定之后将会为我们的学习提供充足的动力。”合理的目标既可以为学生们指明前进的方向,也是同学们不断奋斗的力量源泉。坚定信念,厚积薄发。“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认为在适当的时候都需要一定的激情,勇于尝试,大胆探索,只有先经历,才会长经验。”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社会,新人新事新气象层出不穷,信息更新,制度更替,活动推送,每天都是一个新的状态,抓住机遇,珍惜机会,勇于探索,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全新体验,收获意向不到的惊喜。
践学索法,探寻真知。正如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人的学习方法,笔记风格各有不同。“主动向老师请教,同优秀的学长学姐及身边的同学沟通交流,对自身的学习大有裨益。借鉴学习,取长补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人云亦云,盲目跟风,闭门造车,一心二用等问题在学习中要格外注意。值得强调的是,无论学习还是生活,要有前瞻性,拒绝拖延。亲身实践,方能收获经验;探索尝试,才能获取真知。
融学于常,稳定状态。有同学认为“目前而言,生活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与我们的学习生活相融合的,将二者协调规整,可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课上,跟着老师走,发散思维,学习思考;有针对性的对老师的授课内容进行归纳整理,避免重复做无用功。课下,与老师、同学的交流相处,学习的是为人处世的社交能力;学生工作的认真落实,学习的是高效率的工作能力。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是一面镜子,参与其中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亲身实践会汲取经验完善自己。当生活状态与学习状态相得益彰达到稳定状态,无论生活还是学习,都会游刃有余。
思学于身,乘风破浪。大学生活相对比较自由,不同的选择往往造就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态度往往成就不一样的自己;大学亦是锻炼能力的小社会,不同的机会,收获不一样的财富。桂彬老师强调“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有自己的追求,美好青春年华,岂能虚度?当我们深刻的思考,每个人都会得出不同的学习意义,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静下心来,细细思考,会发现学习、时间、努力、机会等无一不是漫漫人生路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不仅了解到了不同的学习方法,对学习、生活也有了更加清晰、理智的认识。课堂笔记反映的是学生的态度,是教学的质量,是班级的学风建设,是学院的优良制度。广大莘莘学子正在不断挥洒汗水,拼搏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