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皖江学院 教务处) 3月24日下午,皖江学院启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制(修)定工作。学院领导班子马三保、李子华、王传辉出席会议,各教学单位负责人、教学秘书参加会议。
院长李子华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和实践经验,利用PPT形式对当代中国有关大学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皖江学院所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优势,皖江学院过去两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利弊得失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精彩展示。李子华指出:要充分认识皖江学院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工作的重大意义,要加强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工作的组织领导,系部一把手既要亲自挂帅、亲自动手,又要广泛发动、群策群力;各系部要分门别类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在校生、毕业生对上两版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精心的设计调查方案,对学院43个专业所涉及到的行业、职业、岗位等市场需求情况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调查;要扎实立足于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合理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通过皖江文化浸润和市场需求的应用技术、技能锻造,走出一条富有皖江特色独立学院办学之路。
马三保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人才培养方案是皖江学院实施教学工作的准绳,在新一轮方案制(修)订过程中,学院各教学单位要明晰强化“一个理念”:即学院“明明德、厚基础、强技能”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构建“两个体系”:即学生基础理论传授体系和基本技能培训体系;注意“三个结合”:即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要密切与人才培养规格、先进教育思想观念以及我院现有条件相结合;要克服“四种倾向”:即克服对大学本部的方案简单复制的倾向,克服与同类院校相近专业培养方案的同质化倾向,克服方案制(修)订环节中“因人设课”的倾向,克服观念陈化、因循守旧的倾向;要切实进行“五大改革”:即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的改革,考试评价方式的改革,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要形成“六项成果”:第一,探索一条国有民办机制下的独立学院办学之路;第二,构建一套行之有效、富有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第三,建设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社会满意度高的特色优质专业;第四,培养一支专业基础扎实、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第五,建成一批满足教师科研,满足学生需要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第六,努力使学院整体办学质量达到安徽省二本院校中上等水平。
会上,皖江学院教务处处长钱奇佳对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原则意见进行了解读。他通过详实的分析和举例,对人才培养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具体内容进行讲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