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快讯

地旅学院打造“团结花开”教育工程为少数民族学生解难题办实事

  • 时间:2021-06-29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本网讯(地旅学院 赵佳慧 陈祥云)为响应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开展“我为师生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地理与旅游学院党委牢记党的宗旨服务意识,深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强化以生为本理念,坚持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聚焦少数民族学生发展与成长中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打造“团结花开”少数民族学生联系培养关怀教育工程,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获得感幸福感,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问题导向,精准谋划办实事

地旅学院党委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师生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专题调研,积极开展新学期学生思想调研会、“学党史、办实事”专题研讨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数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学工沙龙”专题学习会,精准找到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针对学院少数民族学生招生规模为全校最大以及少数民族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决定以正在开展的“我为师生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抓好“团结花开”少数民族学生联系培养关怀教育工作。经学院党委领导班子会议讨论,通过了《“团结花开”少数民族学生联系培养关怀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从思想引领、学业帮扶、生活关怀、文化融通、就业指导五个方面为主要内容,制定16条举措,以师生结对关怀、新老生结对关怀为主要方式,从联系培养人、本科生导师、辅导员、朋辈教育四个层面层层落实,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稳定、学习进步、生活适应,真心实意为少数民族学生解难题、办实事。4月28日,学院举行“学党史 办实事”“团结花开”少数民族学生联系培养关怀教育师生结对帮扶仪式,学院党委委员、各教工党支部书记、专业负责人、辅导员与70余位少数民族学生结对帮扶,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常态化培养关怀教育工作。

建班开课,学业帮扶促进步

根据少数民族学生学业基础具体情况,采取“一对一”精准帮扶与“一对多”课程辅导相结合的全方位、多样化帮扶措施,成立“团结花开”民族班,制定《地理与旅游学院“团结花开”民族班培训课程方案》,有针对性的为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学习辅导,帮助克服少数民族学生畏难心理,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4月25日晚,地旅学院举行首期“团结花开”民族班开班式暨朋辈帮扶小导师结对仪式。民族班开设爱党爱国教育、文化课辅导、实践教育等课程,邀请新闻与传播学院张荻副教授、数学与统计学院陈勇博士、地理与旅游学院徐致云副教授、贾蔡博士等教师,以及部分高年级学生为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培训;“朋辈帮扶小导师”将开展“一对一”朋辈共建帮扶活动,在全院遴选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优秀学生聘请为“小导师”,给予少数民族学生中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一对一”的精准学业帮扶,帮助提升学习成绩,发挥朋辈教育作用。开班式上地理本科生党支部书记、辅导员齐小学作了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报告。少数民族学生反映最需要的普通话课、高数课、英语课、计算机课等顺利开课,经过2个月的授课,“团结花开”民族班课程培训已陆续完成授课任务,来自地旅学院、数统学院、文学院等5个学院的62人次学员自主报名学习,涵盖了维吾尔族、藏族、哈萨克族、门巴族等8个少数民族,累计授课100余课时。同时,为确保培训实效,培训班学还严格组织了中期模拟考核、期末结业考试,并开展优秀学员、优秀授课教师评比表彰,并由学员对授课教师及课程进行线上测评,据统计,首期课程培训满意度达到98%。2017级地理科学专业学员美合日妮萨表示,“‘团结花开'普通话培训对我帮助特别大,我终于在毕业之前通过了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顺利申请认定了教师资格证,能够回到新疆成为一名基础教育一线地理老师,我真的非常的开心,也特别感谢学校学院和我的普通话小老师给我的帮助!”

结对关怀,思想引领助成长

为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爱党爱国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及“三个离不开”思想,弘扬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宗教观,关心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院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对口帮扶活动。4月28日,地旅学院举行“学党史 办实事”“团结花开”少数民族学生联系培养关怀教育师生结对帮扶仪式,学院党委委员、各教工党支部书记、专业负责人、辅导员与70余位少数民族学生结对帮扶,从思想引导、学业帮扶、生活关怀、文化融通、职业发展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常态化培养关怀教育工作。帮扶人与学生定期开展交流并记录交流主题,深入了解对口帮扶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生活等,切实立足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实际需求,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帮助少数民族学生。端午佳节之际,院长苏勤、院党委副书记乔静等领导和辅导员们慰问了部分联系帮扶的少数民族学生,与同学们一起共度中华民族传统佳节,并以屈原为例讲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20级旅游管理专业的罗布松拉同学动情地说“非常感谢老师们能够陪我们过端午节,让我们有一次感受到家的温暖,我印象最深的是乔书记跟我们说的爱与责任,讲爱国主义,从小家到大家我们都要心怀感激,要热爱我们的祖国。”

据悉,地旅学院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教育工作,“团结花开”少数民族学生联系培养关怀教育工作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作为全校少数民族学生招生规模最多学院之一,该院有少数民族学生78人,包括维吾尔族、藏族等14个民族,其中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41人,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6人,学院定期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师生座谈会、中秋国庆文艺晚会、民族文化节等活动,关心关爱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培养出一批以古丽亚•拜山巴衣、古丽坎乃提·亚库甫等为代表的扎根边疆基础教育一线的优秀教师,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获得者、安徽省优秀大学生、校第八届“自强之星”穆萨艾力·多力坤,学校首位维吾尔族男生党员、校“十佳大学生”帕尔哈提,学校首位应征入伍的维吾尔族“四有”优秀士兵阿卜来提·阿卜力克木等一批少数民族优秀典型。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