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要闻

【优秀毕业生】王玉玲:与法相伴,逐梦前行

  • 时间:2019-06-12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徐成进

王玉玲,女,中共党员,1996年8月,安徽合肥人,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2015级法学专业,曾任班级宣传委员、学习委员。本科四年平均综合测评和专业成绩1/90,连续四年获得校一等奖学金,获得安徽省“双优生”和优秀毕业生称号,目前已成功保研至苏州大学。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朱敬文特别奖学金、安徽省品学兼优生、校十佳大学生、校自强之星、校三好学生标兵、全国高校联合国知识竞赛三等奖等各类奖项近50次。

勤学善思,天道酬勤

作为一名普通学生,进入师大,是王玉玲人生的另一个起点。王玉玲家境不好,天赋不高,但是师大告诉,努力一切皆有可能。立身百行,以学为基,王玉玲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清晨食堂里有朗朗的读书声,夜晚十一点的路灯见证自习晚归的背影,课堂上每门课工整而细致的笔记,课后缠着老师为自己答疑解惑,图书馆中的王玉玲做摘抄和读书笔记十万余字。王玉玲深知王玉玲不是一个被命运眷顾的人,甚至有些愚笨,但真真切切地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着。

大学期间除了具备四六级、普通话、计算机二级等基本技能证书,王玉玲还自学了法语、法律英语和商务英语,一次性通过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跨过了成为法律人的门槛。看过的专业书籍记不住就做摘抄,每天早上再翻出来读几遍;英语不够好,每天坚持背单词听听力练口语;老师说过的重点一遍背不下来,就五遍十遍整本书的背。王玉玲始终相信,自己所付出的汗水都会以无形或有形的方式回馈于你。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本科四年,王玉玲的平均综合测评和专业成绩均为班级第一,连续四年获得校一等奖学金,获得安徽省“双优生”和优秀毕业生称号,目前已成功保研至苏州大学。大学期间共获得国家奖学金一次,国家励志奖学金两次,朱敬文特别奖学金一次,各类奖项近50余次。天道酬勤,大学是一个努力就能看得见希望的地方。

律己达人,知行合一

作为一名法科生,知行合一,立足将书本上的法用到生活中。王玉玲自大一便关注大学生维权问题,发放1009份问卷,撰写万余字论文,并根据该论文设计素质拓展活动荣获校级金奖,该活动目前在法学院成功举办三届。自主撰写多篇调研报告,其中一篇被收录在《法治安徽建设年度报告2016》一书中。除了立项的论文外,关注夫妻共同债务问题并撰写论文,目前该论文在安徽大学明法论坛众多研究生学姐学长的论文中荣获三等奖。

大二针对农村弱势群体法律意识薄弱的问题,组织并带领暑期实践团队回到家乡,普法多个村落和集市,给孩子们讲解法律小常识,乡亲们赞许的目光是王玉玲们前行的动力,努力去践行法科生对于社会的担当,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王玉玲还关注国家大事,把握各种外出交流的机会。参加中日韩青年论坛,和日韩代表友好交流;参与国际公务员能力建设项目,培养自己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在全国高校联合国知识竞赛中荣获三等奖,在东南梅石联合国大赛中获得“最佳风采奖”。学法爱法用法,知行合一是王玉玲们法科生不变的坚持。

厚德尚法,爱不止步

作为一名师大人,爱不止步,师大情将会永远传承下去。王玉玲很庆幸,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得到了无数善意的帮助,而正在将这份爱继续传递下去。

王玉玲扎根于班级,服务同学们,做好每一件小事,组织参与班级活动60余次。每日考勤,班级90名同学的名字吟唱成一首时光荏苒的歌。王玉玲还深入社区普法宣传,积极加入向阳花志愿者,成为校运会志愿者,还积极参与爱心支教、敬老活动,在芜湖市博物馆义务讲解并获志愿者称号。大三寒假王玉玲再次回到当初支教过的小学,告诉那些家境贫困,父母远行的孩子们只要你足够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当初刚入大学,看着那些闪闪发光的学姐学长站在大礼堂里接受颁奖时,曾暗暗下决心的王玉玲,如今也成长为别人羡慕的样子。毕业在即,她坦言,回顾大学四年还有很多遗憾,舍不得师大的一花一木,舍不得领导老师们的关心和教导,舍不得辅导员的每一次鞭策,舍不得身边的室友和同学展望未来,希望自己学有所成,能够母校的建设发展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文/法学院  桂彬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