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要闻

【致敬吾师】言传身教 勤谨治学——纪念周芜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 时间:2020-12-01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本网讯(党委宣传部)近日,我校美术学院院长高飞教授在《美术》杂志刊发了纪念周芜先生文章,文章深情回忆了著名美术教育家、版画家周芜先生的美术教育和创作生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周芜先生言传身教,把创作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以大量贴近现实生活、反映时代变迁的版画作品展示于学生面前。这种教学法别开生面,不仅直接提升了学生的创作能力,也为其后安徽版画事业的蓬勃兴旺奠定了基础。作为学者,周芜先生彰显出严谨治学的风度,持续多年地搜集、整理和研究中国古版画文献,为世人留下丰富而宝贵的精神食粮。

现将文章转录如下: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周芜先生言传身教,把创作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以大量贴近现实生活、反映时代变迁的版画作品展示于学生面前。这种教学法别开生面,不仅直接提升了学生的创作能力,也为其后安徽版画事业的蓬勃兴旺奠定了基础。作为学者,周芜先生彰显出勤谨治学的风度,持续多年地搜集、整理和研究中国古版画文献,为世人留下丰富而宝贵的精神食粮。

周芜(1921-1990),原名周邦杰,安徽巢湖人。抗日战争时期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学习,得力群、古元、莫朴、江丰、王朝闻、王式廓等先生教诲,尤其在聆听了毛泽东主席在当时为师生员工所作的演讲后,艺术反映现实生活、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艺思想,深刻影响了他对艺术和人生道路的选择。

鲁艺毕业不久,随着全国解放,周芜先生毅然返回家乡,积极参与到新社会文艺宣传工作中。1952年底,根据高等教育需要,经组织安排,调入安徽师范大学(时校名为“安徽大学”)艺术科任教,从此开始了他的美术教育生涯。

周芜先生的教学智慧,不仅体现在不厌其烦地为学生作示范,也体现在对学生的创作实践的高度重视。从他所撰《美术创作》讲课稿里,即可觅见先生的用心: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在指导学生掌握一般规律的技艺后,有能力到现实生活中,探寻艺术真谛,创造美的作品。

观察周芜先生的教育生涯,教学与创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周芜先生在创作上可谓克己投入、不杂旁念,艺术格趣和审美取向也异常鲜明。从他这个时期的作品题材看,表现的皆是他身边发生的、最为熟稔的人和事,乡间小景、工厂一角、田间耕种、工地建设等,无不在他的画面里,呈现出一个特定时代独有的现实征貌。

周芜先生的版画创作,一直承续着鲁艺时期倡导的现实主义美学基调。他曾说:“我们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拥护者,我们不仅主张艺术必须从生活出发,而且重要的是我们要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由于这些作品贴近现实生活,真切地反映出江淮儿女高昂的改天换地的精神面貌,或入选全国美展,或选送海外展出,或发表于各类报刊,或被美术馆收藏,一时影响广泛,声名播布大江南北。也正因为周芜先生在版画艺术创作上做出了显著成绩,才被安徽美术界尊为“新徽派版画”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

如果说周芜先生的言传身教,为安徽培养出众多版画艺术人才的话,那么,他在中国古代版画史研究和文献梳理方面,则彰显了一个学者的风范。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周芜先生在教学、创作余暇,还应出版社之约,著有《李公麟》《萧云从》《崔子忠》等画家评传。到底是因先生的版画擅长,对中国版画的未来发展有着深情的诸多的期待,他在完成《淮河组画》等大型版画创作之后,遂将研究目光移向了中国古代版画上来。

众所周知,中国现代版画的兴起,与鲁迅有着直接关联,他在推动新兴木刻发展上,既提倡向外的“拿来主义”,也取向本民族优良的传统艺术。一如他所言:“中国木刻图画,从唐到明,曾经有过很体面的历史。但现在的新的木刻,却和这历史不相干。”所以,周芜先生站在“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假如说艺术的发生发展有一个土壤和气候问题,我以为无根之花只能是昙花一现。只有扎根于本民族土壤中才能根深叶茂,鲜艳奇异,夺人目睛。”周芜先生既言且行,迅即踏入古版画研究的新领域。

1982年之后,周芜先生调离安徽师大,先后在阜阳师范学院和安徽教育学院艺术系担任行政与教学管理工作。同样地挤出时间继续着他的访书行动,整理文献、著录图谱,不仅发表多篇研究和介绍中国古代版画的文字,还牵头召集全国各地富有影响的版画家、史论家、版本学家成立了“中国古代版画研究会”,负责举办学术交流、古代版画巡回展等活动,编辑出版会刊《古版画通讯》(后改名《版画研究通讯》)。

周芜先生在安徽师大工作30年,教书,桃李遍布;治学,成果丰硕。也许先生的事业未竟,但他对中国古代版画史料的梳理和基础研究工作,早已为学界所推重。1986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版画世界》编辑部,特为他颁发了“版画史研究奖”;1990年,中国版画家协会和安徽版画研究会为表彰先生在版画艺术事业上所作的杰出贡献,共同授予他“功劳杯奖”。在纪念周芜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里,作为工作和学习于安徽师大美术学院的晚辈们,对先生的最好纪念,唯有弘扬其言传身教、勤谨治学的作风和精神,承当起他的未竟之业,继续前行。(节选)

原文阅读地址:

https://mp.weixin.qq.com/s/mkbi3o42gCMXzjk-WlM8yA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