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要闻

【暑期小学期进行时】千琢璞为玉,百炼铁成钢——金牌师范生成长记

  • 时间:2023-07-18
  • 来源:党委宣传部
  • 作者:康京京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上午的理论课结束后,化学师范专业的沈培灿稍作休整再次来到行知楼,独自一人在教室里模拟着无生课堂,为下午的实训课做准备。

“为了上好实训课,我准备了很长时间,晚上回宿舍也在练习,我要尽我所能做好自己该做的。”此刻正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写着板书的沈培灿在此之前认为“上课应该很简单的,老师站在讲台上把知识点讲清楚就可以了”,经过“暑期小学期”的锻炼,他的认知发生了变化:“这么多天以来,我明白上好一堂课绝非易事,想‘站好讲台’需要做大量准备工作。在这些中学名师的课堂上,我也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每次上实训课前我都会想一想学生学习这个知识点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我该如何帮助他们解决重难点。”

提及教学技能的进步,他自信满满:“我觉得自己的师范生技能得到很大提升,希望到‘暑期小学期’结束的时候,我能全面掌握高中化学教材的重难点,教案和板书的设计水平再上一层楼,而且我坚信,有这些名师指导,只要我自己肯努力,一定可以达到。”

图为沈培灿在教室里练习试讲

中学名师走进大学课堂,用他们长期积累的一线教学经验拉近了师范生们与真实的中学课堂之间的距离。“老师们在课堂上将教材内容与学情结合、与高考结合、与课改结合、与答题结合,在宏观上将考试内容、能力训练都融入文本教学中,让我感受到中学语文课堂是如何生成的,为我将来顺利完成从师范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打下坚实基础。”来自汉语言文学(师范)的崔名利在名师课堂上收获颇丰,“除此之外,我学会了通过课文内容、课标、单元导读等抓住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不再像以前一样高度依赖网上搜索的教学范例。”

地理科学(师范)专业的曹雅在实训课堂上对同班同学试讲的点评获得了老师的肯定,但她坦言自己第一次试讲的时候也是毫无头绪:“我第一次试讲的是《水循环》,我不知道该怎么讲解这个内容,经过老师的点拨和这么长时间的学习,我再回过头去重新设计《水循环》课程就有了思路,我会先看课标,再对应教材、分析教材、确定重难点、厘清讲课步骤,有了方向后整个人试讲的状态也松弛了,也更喜欢上站讲台的感觉。”

同样来自地理科学(师范)专业的陈悦冉一开始还在犹豫是否报名参加“暑期小学期”:“最初我是持怀疑态度的,我不清楚中学老师可以带来什么,上完第一节课我就折服了,他们的精彩课堂打动了我。”更重要的是,“暑期小学期”坚定了她从事教育的信念,“虽然我是师范专业,但之前我对成为一名中学地理老师很没有底气,现在我感觉有一缕阳光照射进来,中学名师将自己这么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倾囊相授,开阔了我的教学眼界,让我更有信心当好一名老师。”

图为陈悦冉(左)和曹雅(右)在课后讨论实训课上的内容

“追逐光、靠近光、成为光。感谢金牌老师们和导师们一直以来的指导和陪伴,是你们的鼓励让我敢于走上讲台将历史娓娓道来,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会克服恐惧,不断磨练自己,向优秀的老师们同学们看齐。”这是历史学(师范)的王施琦参加学院举办的“行知杯”金牌师范生模拟授课决赛后在朋友圈写下的一段话,字里行间流露的是一位师范生的成长心迹。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暑期小学期”激发的是师范生们的教育热情,午间的教室、课后的走廊、晚间的小路,随处可见师范生们试讲演练的身影。“千琢璞为玉,百炼铁成钢”,当这些师范生们未来从容地站在大江南北的讲台上启智育人时,就是“暑期小学期”的价值所在。

图为师范生们“暑期小学期”学习画面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