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师大

【芜湖日报】石榴花下 戈壁青春的绽放之旅

  • 时间:2025-05-08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报道转载如下:

阿卜来提为边疆生提供学业指导

阿卜来提的军营生活

□ 记者 田琦 陆婷婷

5月的芜湖,石榴花绚丽绽放。火红的花瓣,映得人心里亮堂堂的。

获评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的好消息从北京传来时,安徽师范大学的维吾尔族大学生阿卜来提·阿卜力克木正和部分边疆生围坐在校园石榴林下促膝长谈。这片石榴林共有56棵石榴树,象征着56个民族一家亲。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每次来到这里,阿卜来提总会觉得自己就是一颗小石榴籽。

从戈壁村庄到大学课堂

阿卜来提是安徽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地理)专业在读研究生,此外,他还有另外的身份——学校边疆生辅导员(兼职)、退伍大学生宣讲员。在很多边疆生的心里,阿卜来提热心随和且坚韧顽强,他从戈壁村庄走出,一步步成长为青年榜样的经历特别激励人。

阿卜来提的家乡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一个小山村,那里临近塔克拉玛干沙漠,常年干旱少雨,沙尘暴频发。2020年以前,那里还是贫困县,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所得,阿卜来提家也是如此。

阿卜来提兄妹三人,他排行老二。父母务工所得有限,尤其是三个孩子都读书以后,一家人生活拮据。

艰苦是生活的教科书,这是阿卜来提从哥哥身上体会到的。哥哥阿卜力米提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四年之后,哥哥重返校园,经过三年苦读考取大学。家中出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这给了阿卜来提莫大的鼓励。

随着“内地新疆高中班”政策的推行,阿卜来提因学习成绩优异被确定为资助对象,安排到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就读重点高中。

这对阿卜来提一家来说,是继哥哥考取大学之后的又一个喜讯。到了北京,他感到和同学间的差距,尤其是在语文和英语学科上。“我当时上学时,家乡学校里还没有开设英语课,课堂上老师大多用维语上课,所以这两门课我学得很吃力。”阿卜来提解释道。为此,学校特意给边疆学生开设了一年的预科班,补缺补差,赶上正常高中阶段课程进度。

安徽是新疆皮山县的对口援建省份,2018年,阿卜来提作为定向生考入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我当时就想读师范当老师,用我所学回报家乡。”

携笔从戎圆梦军营

大一时,得知学校武装部征召在校大学生入伍的消息,阿卜来提的心立刻激动了。在北京读书时,有一次学校组织同学们观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当仪仗队从金水桥走出时,他们整齐的步伐、严整的军容、刚劲的口令,都让他无比震撼。“我当时就想,如果自己能成为一名军人该有多好。”阿卜来提回忆道。

从考入大学以后,阿卜来提始终铭记是党和政府的关怀,才有了如今的他。他决定携笔从戎,保家卫国。

2019年9月,阿卜来提如愿穿上戎装,成为安徽师范大学新疆籍学生中首位应征入伍青年。刚到部队,他的体能测试成绩很不理想。为此他找到班长申请“加餐”——每天早起一小时练晨跑,晚上再加练一小时。让阿卜来提感动的是,每次加练班长都默默地陪练在侧。那个陪练的身影化作了鞭策在身的动力,无数个夜晚,他反复训练在铁丝网下来回穿梭、如何便捷携带枪支、如何快速变换姿势。新兵结业考核时,阿卜来提个人综合素质位列全排第一,被战友笑称为“新疆猛男”。由于在新兵连轻武器射击考核中成绩优异,阿卜来提下连后当上了一名车载狙击手。在连队新一批主战装备列装后,阿卜来提还当上了步战车炮长。作为全旅新装备的第一位列兵炮长,他变压力为动力,刻苦训练提高装备操作水平。

2021年5月,阿卜来提所在旅挺进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参加实兵演习任务。

这次演习,阿卜来提所在连队担负旅前卫任务,成为梯队中最早机动、最早迎“敌”的单位。作为步战车炮长,他很荣幸被抽调到连指挥车担任射手,打响营队在演习中的第一炮,并为接下来营队展开进攻奠定基础。为了消除火炮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万无一失,阿卜来提一遍遍地展开检查,对压弹机、紧弹机、炮膛、炮闩等重要部件进行认真擦拭保养。

“战斗”开始后,收到营长发来“开火”的指令,阿卜来提迅速瞄准目标,按下发射键,炮弹不偏不倚直中目标。这一刻,日常苦练让他化作“战场”上的“神枪手”,一举取得十发十中的优异成绩。

两年军旅生涯,阿卜来提收获满满:获旅“四有优秀士兵”称号,被提名为旅“强军先锋”人物,获集团军“备战打仗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陪伴141名边疆生成长

2021年,阿卜来提退伍回到安徽师范大学,并光荣入党。重回校园,阿卜来提的首要任务是把落下的功课补上,学校为此特意组织了授课老师为他单独辅导。在追赶学习进度的过程中,阿卜来提又一次感受到照耀在自己身上的关怀之光。

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阿卜来提还加入安徽省优秀退伍大学生宣讲团,奔赴全省各高校开展主题宣讲,将自己的青春故事分享给更多同龄人。在他的带动下,先后有230名学生投身军营。

2024年,阿卜来提本科毕业后,顺利考上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这一年,安徽师范大学设立边疆生辅导员岗位,阿卜来提成为兼职辅导员,陪伴141名边疆生共同成长。

“石榴籽工程”是安徽师范大学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的学习契机和实践平台。校园里的石榴园则是少数民族学生的活动园地,承载了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的美好愿望。石榴园里,阿卜来提将他感受到的温暖化作能量辐射给更多的边疆生。

在走向更广阔天地的同时,阿卜来提的家乡也在发生着变化。从高中开始,阿卜来提就利用寒暑假为村里的孩子举办假期课堂,教他们普通话。如今,家乡从幼儿园就开始普及普通话,就连阿卜来提的父母都能用汉语简单交流。

当地政府以产业帮扶对阿卜来提家进行精准帮扶,外出务工村民陆续回到家乡从事养殖、果园种植,收入年年增加,手头越来越宽裕。在政策帮扶下,阿卜来提家建起了新房子,种上了果树,妈妈还自学汉语,当起了村里的“法律明白人”,帮助村民普及法律知识。

阿卜来提说,一路走来感受到太多党和国家对边疆生的政策支持以及部队、学校、身边人提供的帮助,作为边疆生,他也更懂得民族团结对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福祉至关重要。

看到石榴园中榴花灿灿,阿卜来提动情地说:“这个时候,新疆的石榴花也开了。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一颗石榴籽,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原报道阅读链接:【芜湖日报】https://epaper.wuhunews.cn/pc/whrb/content/202505/07/content_66652.html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