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师大

【中国新闻报道】踏响千年韵律,舞动非遗华章——沉浸式体验花梆舞魅力

  • 时间:2025-07-06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报道转载如下:

暮色四合时,我们驱车抵达小池镇新华村。我们将在这次村晚中观看学习我们探寻已久的花梆舞表演。

乡音乡情话传承——村民眼中的花梆舞记忆与了解

我们走访了村里的孩子们,想了解他们对本地传统艺术花梆舞的认知情况。令人意外的是,大多数孩子对这项非遗文化十分陌生,甚至从未听说过"花梆舞"这个名称。尽管近年来相关部门多次组织花梆舞进校园的展演活动,但从孩子们的反馈来看,这些传承推广的效果似乎并未真正落地生根。更值得深思的是,不仅孩子们对此知之甚少,就连村里的长辈们也很少提及这项传统艺术,花梆舞在本地村民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显然远远不够。这种现状让我们不禁思考:一项缺乏群众基础的非遗文化,要如何在当代社会中实现真正的活态传承?

在对村里年长村民的采访中,我们发现了一个与年轻一代截然不同的文化认知现象。这些即将参与村晚表演的中老年村民们,不仅对花梆舞有所耳闻,更能准确地说出这是本地区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代际间的认知差异,既折射出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断层危机,也让我们看到了通过中老年群体重振非遗文化的可能性。这些村民对花梆舞的认同与了解,或许正是这项非遗舞蹈在本土复兴的重要文化基因。

云图片

鼓点里的生命律动——花梆舞表演者揭秘百年技艺的坚守与创新

在对今晚即将登台的花梆舞表演者进行深入采访时,我们了解到一个令人深思的传承现状。这些舞者虽然已经坚持表演这项传统舞蹈两三年之久,但他们坦言,目前在花梆舞的传承队伍中,主力军仍以中老年演员为主。这种年龄断层现象凸显了非遗传承面临的严峻挑战——如何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同时,吸引更多年轻血液加入,让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真正"活"在当下,而非仅停留在老一辈的记忆中。

云图片

云图片

梆子中的千年诗篇:一场花梆舞表演带来的视觉与心灵震撼

傍晚时分,我们整个团队怀着期待的心情共同观看了这场原生态的花梆舞表演。尽管前期已对这项非遗艺术做了详尽的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但当铿锵有力的梆子声在暮色中骤然响起时,所有人都被深深震撼了。舞者们以刚劲雄浑的肢体语言,再现了先民驱赶野兽的原始场景——每一次腾跃都充满力量,每一声梆响都穿透心灵。那特制的梆子敲击出的节奏,时而清脆如泉,时而雄浑似雷,在古老的村场上空交织成震撼人心的生命乐章。我们不由自主地跟着节奏打起拍子,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着这项古老舞蹈所蕴含的原始生命力和抗争精神。这场表演让我们真切体会到:非遗文化的魅力,永远在于那份直击心灵的现场感染力。

云图片

今日,我们团队有幸现场观摩了极具地方特色的花梆舞表演。当最后一声棒子打响,演员落下帷幕时,那份震撼与感动仍久久萦绕在我们心头——演员们铿锵有力的踏步声、清脆悦耳的鼓棒、饱含乡土气息的韵律,无不令人心潮澎湃。在与村民和演员们的深入交流中,我们痛心地了解到:这项承载着数代人记忆的非遗舞蹈正面临着传承断代的危机,年轻一代兴趣缺失、传承人老龄化等问题日益严峻。这让我们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在接下来的调研工作中,我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创新的思维,从数字化保护、年轻化推广、产业化发展等多维度探索花梆舞的传承新路径,让这朵民间艺术之花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原报道阅读链接:【中国新闻报道】http://www.cns-photo.com/item/a_3wnwyvk.html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