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转载如下:

“这样的化学实验可太神奇了!”在阜阳市半岗镇中心学校的支教课堂上,来自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爱心支教团队正在进行科学实验,一个个趣味实验让学生们惊叹不已。
依托生命科学学院专业优势,实践团队设计和开展了相应的科普实验课程。向娜为同学们带来了一节白醋、肥皂水与紫甘蓝水的化学反应实验,先将紫甘蓝碎片在水中捣碎并过滤残渣得到实验需要的紫甘蓝水,再向两个杯子中分别加入肥皂水和白醋,将紫甘蓝水加入到杯中后,就可以观察到化学反应,白醋由紫色变为微红色,肥皂水则变为淡蓝色。学生们立即发出阵阵惊呼,感叹化学反应的神奇。“真的希望九年级能够快快到来,好让我们能正式学到化学”“这样的化学实验可太神奇了!”“有一种想学化学的冲动!”支教的意义得到具象化体现,在实验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乐在学中,学在乐中。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趣味密信”
韩成宇老师则以碘酒与维生素C的氧化还原反应为核心,创新性地用白萝卜替代维生素C,极大提升了实验的趣味性。课堂上,韩老师设计了“萝卜块与碘酒溶液直接混合”与“萝卜块与蘸碘纱布在水中反应”的对照实验,并邀请学生亲手操作。同学们在直观感受化学反应奇妙的同时,也深化了对科学原理的理解。在拓展实验“趣味密信”中,学生用维生素C溶液在纸上书写“密信”,喷洒碘酒后字迹神奇显现。这一环节瞬间点燃了课堂热情,学生们纷纷踊跃尝试,“太有意思了!”“真想多上几节这样的课!”的赞叹声此起彼伏。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纸花零件
除了实验课程以外,团队还精心设计了手工课、科普课程,纸玫瑰制作的手工课、中药相关知识的科普等课程既拓展了学生视野,也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丰富乡村学生的假期生活。
支教实践带来的科学种子,正在半岗镇中心学校孩子们的心中持续萌芽和生长。未来,团队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用更生动的课程、更有趣的互动,让乡村学子在探索中收获知识、在体验中点燃梦想。(宫军豪 赵子龙 图/文)
编辑:陈亮
原报道阅读链接:【安徽日报】https://app.ahnews.com.cn/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547/1497444.html?isShare=true&qq_aio_chat_type=3&xyt=1752488447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