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师大

【安徽日报】大篇幅报道我校德育研究会30年育人成效

  • 时间:2022-01-14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大学的价值在哪里?我为什么要做更好的自己?”在日前安徽师范大学举办的学生德育研究会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上,“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路丙辉又回顾起了30年前这个影响了自己一生的“三连问”。又何止是路丙辉,30年来,上万名大学生们带着各自类似的“灵魂拷问”聚集在这里论道明德,燃起一盏盏照亮人生的明灯;又从这里走出开枝散叶,把智慧的火种递向更多的学子。

这个成立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研究会为什么能“燃灯”不熄、人气高涨,一步步成为学校研究德育政策的“思想库”、盘活德育工作的“资源库”、热心德育研究的“专家库”、体验德育实践的“项目库”呢?一代代参与其中的师生用实践证明,用心播下德育的种子,就一定会开花结果。

不怕“问题学生” 直面“灵魂拷问”

大学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不断思考促成自我精神上的成人,也会产生成长中的疑惑。30年前,当路丙辉还是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大三学生时,就有着强烈的亲身感受。“那时的我对人生、对自我有着很多批判和思辨,是老师和同学眼中不折不扣的‘问题学生’。”路丙辉说。幸运的是,他在《人生哲理》这门课上遇上了钱广荣先生。钱老师是全国百名优秀德育工作者,非常支持学生们发问,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再耐心地分析对话。如此贴近心灵的教学方法让同学们都非常喜欢,也感染了年轻的路丙辉。他渐渐感到,价值体系的建立、德行修养的塑造是与文化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的。怀着这样的认知,1991年3月19日,路丙辉创办了学生社团“学生德育研究会”,倡导同学们在学习之余一起探索精神空间、一起探寻传统文化中的“道”与“德”。他要用钱老师对自己的答疑去解更多人的惑。

真理的味道是甜的。尝到甜头的路丙辉在毕业后,主动选择了留校成为一名专职思政课教师。德育研究会成为他和同事们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辅助平台。“如果说思政课是对学生思想进行整体塑形,德育研究会就是对这个塑形进一步剪裁和修饰。社团构建的师生互动、朋辈互助、理实互融的成长空间很受学生欢迎,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矫正学生思想变形、心身扭曲、行为走样等细节方面,作用明显。”《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教师牛菲说。

路丙辉还创办的“丙辉漫谈”,延用当年钱老师教导自己时用的“师生问答”形式,对学生各种思想上的“小障碍”进行精雕细琢式清理。他把每次“丙辉漫谈”现场学生提问的小纸条贴成了一本本厚厚的《问题书》。“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大学的价值在哪里?我为什么要做更好的自己?”当他反复看到这些曾经也困扰过自己的高频问题时,更坚定了要把“丙辉漫谈”办下去的决心。30年来,“丙辉漫谈”开讲350余场,现场观众达6万余人次,成为德育研究会最受学生追捧的招牌社团活动。步入互联网时代后,他又先后开发了网络版和手机版的“丙辉漫谈”,累计回答学生的问题20余万字。

春风化雨般的对话温暖着青年人的心,让他们成长路上不再孤单。“思政课上学生愿意把头抬起来,人生路上学生愿意把话聊下去,这就是他们对我最大的信任。”路丙辉说。

突破“形而上” 践行“生活即教育”

一年多前,一个名为《网贷风波》的小品出现在安师大多场文化活动上,这是德育研究会“艺德园”的同学们自编自演的节目,在社团主办的相声小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后,频频受邀演出。贴近生活的题材、诙谐幽默的表演,让同学们在开心一笑中领会了校园贷的危害和风险。

“明德”不能靠坐而论道,真理往往就蕴藏在生活中。德育会创立初期开展的一些活动作用并不明显,大家沉下心来分析发现是因为与学习和生活脱节了。“德育不能是讲空话,必须和学生的专业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才可能起到烘托和推动作用。”路丙辉认清了活动方向,和会员们共同探索,从2009年开始将专业学习与德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开辟了习德园、文德园、礼德园、美德园、管德园、理德园、工德园等14个德育园地,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有效揭示专业中的德育内涵,逐渐形成了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浸润式育德模式。

“武德园”已经连续14年组织“文化苦旅”毅行活动。2021年的毅行活动中,会员们徒步25公里,在赭山公园瞻仰戴安澜烈士墓、在滨江公园了解芜湖海关的历史变迁、在十里江湾公园感受城市的发展规划,意志品质被磨炼了,思想格局也被打开了。“知德园”与“党建+石榴籽”菁英班的同学共同举办民族风情展,“西德园”与外教老师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及价值根源,“师德园”与各专业的师范生比拼师范生技能,“爱德园”慰问抗战老兵、退休老师……所有的德育园地由会员根据兴趣自创、凭借活动引流,各专业课程思政的效果都能在这里看到明显的回应。专业学习与德育活动的潜移默化,朋辈教育与自我管理的润物无声,在德育研究会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助力“自我成长” 提升人生续航能力

德育研究会打破了传统思政类学生社团以教师宣讲和理论学习为中心的模式,建立了教师指导、学生中心的运作方式,学生在社团中交流意见、参与活动、展示自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了自我成长。

枞阳县白云中学的校长吴小法20多年前毕业于安师大外语系。在校时,专科生的身份曾让他非常自卑,看不清未来。“德育研究会的活动一次次鼓舞着我。有一次,我听了安徽张海迪式好青年吴军的报告,他那句‘有所作为是生活的最高境界’点醒了我,这句话成了我一生追求的目标。”吴小法说。毕业后,他扎根枞阳县白云中学,从基层教师做起,带着学生们建广播站、文学社,编校刊,将在德育研究会所学运用于工作,一步步成长为校党总支书记、校长。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是教书育人的底线,身处我省规模最大的师范类高校,德育研究会不仅为青年学子“燃灯”,更为即将走上讲台的准教师们“聚智慧、增胆识”。

曹克亮是路丙辉担任辅导员时班上的学生,成绩倒数、桀骜不驯,对辅导员的期待就是“不要管我”。路老师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他把曹克亮带进德育研究会,只要有空,就找他聊天。终于,曹克亮在与路老师一次次的人生畅聊中找到了考研这个目标,在“武德园”一次次远足中认识到目标的价值,在一场场“丙辉漫谈”里想明白了“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大学的价值在哪里?我为什么要做更好地自己?”研究生毕业后,曹克亮成为了中国计量大学的思政课教师。他模仿“丙辉漫谈”开设了“克亮漫谈”,在学生中发起“克亮暴走”。如今已是博士生的他,自豪地说所有的德育实践都是为了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站稳站好思政课讲台、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德育浸润学习生活实践,是安徽师范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三个重要渠道,德育研究会有效地将这三个渠道打通融合,并对学生‘拔节孕穗期’的思想引导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栽培和雕琢作用。”安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胡朝荣说。(田超)


原文阅读地址:https://szb.ahnews.com.cn/ahrb/layout/202201/14/node_12.html#c881274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