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师大

【大江晚报微信公众号】报道我校青年志愿者为芜湖籍烈士汤聘臣画像 送烈士“回家”

  • 时间:2022-05-23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战争年代,条件所限,一些革命烈士牺牲前,都没能留下一张照片,成为烈士家属及后人的遗憾。5月20日上午,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青年志愿者陈语,将创作的汤聘臣烈士画像,捐赠给烈士家属。自此,牺牲了80多年的芜湖籍烈士汤聘臣终于有了自己的画像,与家人实现了跨时空的“团聚”。

一支画笔 实现烈士和家属“重聚”

烈士汤聘臣,芜湖湾沚区红杨镇和平村人。解放前,汤聘臣是中共地下党员,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阴谋集中大量兵力包围袭击了新四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遭受重创,形势更加严峻,当年7月,汤聘臣因叛徒出卖,国民党顽固派对他进行抓捕,随后遭杀害。

“特别荣幸能参与这次活动,汤聘臣烈士生平没有留下任何照片,我是以烈士的儿子和孙子的照片作为参考,并观察他们的面部特征,通过和家属的反复沟通,不断打磨后,才完成定稿。”此次为烈士画像的志愿者名叫陈语,是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9级绘画专业油画班的一名学生。

“在家属的讲述中,我了解到他一边从事隐蔽革命工作,一边救济邻里,为百姓减租抗税,我能感受到他是一位信仰坚定、忧国忧民、乐观坚毅、有理想有信念的共产党员,能感受到他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宁死不屈的崇高革命气节。”对于陈语来说,作画的过程,也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过程。在陈语的帮助下, 最终让汤聘臣烈士亲属再见他的音容笑貌,实现“面对面”重聚。“我希望今后可以继续用自己的画笔,致敬这群可爱的人,帮助更多烈士回家。”

“真的非常像,需要感谢的人太多了。”烈士汤聘臣孙女汤兴林拿着爷爷的画像,激动地说:“感谢安师大美术学院的师生,重现了爷爷的音容笑貌,对于我们家属来说,一张画像,就是莫大的安慰。”在汤兴林看来,烈士是国家的红色记忆。“感谢和我爷爷一样的革命先烈,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照亮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才让我们有了现在美好的新时代。”

安师大美术学院团委书记王伟介绍说,参加为烈士画像活动的志愿者们,在创作过程中,都会对接烈士家属,反复沟通打磨画像,最大程度还原烈士英勇形象。活动开展以来,学生志愿者们的真挚情感和专业技能,得到了烈士后代们的肯定。

通过画像 致敬烈士们无法忘却的容颜

此次为烈士画像的志愿活动得以开展,就不得不提烈士寻亲的“提灯者”、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孟祥斌遗孀叶庆华女士。叶庆华出生在一个红色家庭,她的爷爷、伯父、伯母,还有爷爷的弟弟、外婆的两位弟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孟祥斌是家里的第七位烈士。丈夫孟祥斌牺牲后,叶庆华就决心把烈士的崇高精神传递下去。十多年来,叶庆华自费为牺牲的烈士“寻亲”,成为一名为烈士寻亲的“提灯者”。

此后,在叶庆华的牵线下,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学生开始参照烈士子孙的照片,根据对烈士亲人脸型进行分析创作,或者通过亲人的描述,来为烈士画像,送烈士“回家”。此前,本报就此活动,发表了《安师大8名学子为烈士画像让亲人“相见”》《烈士画像见证下的“红色传承”》《让我们看清更多英雄的模样》等多篇报道,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烈士画像,让英雄烈士不再只是证书上的一个名字和寥寥数语的简介,实现了烈士与亲人们跨越时空的相聚,也让青年一代终于能看清英雄烈士的模样。”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朱琳表示,“00后”的青年学子在为烈士画像的过程中,向革命战争年代的“20后”青年致敬,感受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在青年大学生们的努力下,英雄有了更加生动的形象。寄托着思念与敬意的画像送到烈士亲属的手上,让他们看清了亲人的模样,抚慰了难舍的亲情。”朱琳介绍说,截至目前,安师大学子利用手中的画笔还原了近40幅不曾谋面的烈士形象,也勾起了一段段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英雄往事。为了让更多烈士亲属圆梦,安徽师范大学也在面向全社会公益征集“为烈士画像”需求,通过为烈士画像,致敬烈士们无法忘却的容颜。


原文阅读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Cw0j_fKZG-mK7kixVBLsLw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