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转载如下:

在安徽师范大学,有一群“00后”美术生,他们自称“红色青春守护人”。3年来,他们接力为素未谋面的烈士画像,所能参照的往往只是一张模糊的老照片、家人的回忆、亲属的样貌……
对这些美术生而言,这些烈士的样子是超纲的画作,有时一颗五角星都要画上很久;而对那些烈士亲属而言,每一幅画像都连接着一份穿越时空的思念,等到一个样子就弥补了一个遗憾。

4月2日,在安徽师范大学的“00后”大学生马苗苗和吴越在沟通画像绘制的细节。新华社记者陈诺 摄

4月2日,安徽师范大学的“00后”大学生程功乐在为烈士画像。新华社记者陈诺 摄

4月3日,安徽师范大学的“00后”大学生马苗苗在根据烈士亲人的要求修改和打磨画像。新华社记者周畅 摄

4月2日,安徽师范大学的“00后”大学生俞家瑞用手机拍摄自己创作的烈士画像。新华社记者周畅 摄

3月29日,获赠烈士画像的家人正在仔细观看画像。新华社记者陈诺 摄

4月2日,安徽师范大学的“00后”大学生程功乐在为烈士画像。新华社记者陈诺 摄
原报道阅读链接:【学习强国】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3677452938022021905&item_id=3677452938022021905&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t=1714035728300&showmenu=false&ref_read_id=466f284c-d8a9-4fa0-b3f3-992a4a52708e_1714309580007&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