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好,我是‘向阳花’迎新志愿者,也是本车的随车导览员,欢迎大家来到安徽师范大学!”随着2022级历史学(师范)专业罗瑞林清脆的讲解声响起,9月20日清晨六点半,迎新大巴车满载2025级新生离开芜湖火车站广场,开往安徽师范大学。
“向阳花”开:移动课堂里的朋辈对话
“九十七年风雨兼程,大家将在2028年共同见证我校建校100周年。”今年,为让新生更快“读懂”校园,学校推出“随车文化课堂”:为每辆车配备了1名青春导览员进行随车讲解。“还没下车就摸清了校园脉络,不仅了解了校史校情,学长学姐连‘哪个食堂早餐最好吃’都讲了,太实用了!”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2025级新生姚懿飞感慨道。


校园内的温暖更是直达每一个新生。“向阳花”们为新生指引各报到点,热情地帮助新生搬运行李,引导他们前往各自宿舍,并一路介绍沿途楼宇和生活设施。“学妹我来帮你拿箱子吧!”“宿舍往这边走,前面就是超市和食堂……”穿梭在校园中的“志愿红”,不仅卸下了新生初来乍到的忐忑,更用行动传递出师大浓厚的互助氛围。
作为文化宣传志愿服务的主阵地,迎新广场上,学校精心打造主题展区:全体新生专属姓名墙,将每一名新师大人的名字镌刻在上,同学们可以在这里圈出自己的名字,打卡拍照,签名墙上跃动的每一个姓名,都是师大与青春的初见注脚。“师大骄子”十佳大学生展、“学联学生会历史沿革展”等,将“启航青春,筑梦未来”的期许藏进迎新的每一个细节里,更让新生直观感受到师大青年的使命担当。
科技赋能:智能迎新展现创新实力
“同学别急,机器人‘学长’马上为你签到!”帐篷下的红色身影刚接过新生手中的行李箱,不远处的白色迎新机器人便完成了人脸识别,“欢迎2025级新生来到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的大家庭!”作为科技创新成果的“动态名片”,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的机器人成了迎新现场的“明星”。


迎新广场中央的大屏幕实时更新入校数据,青年学子科技创新成果展中,移动作业机器人、四旋翼无人机、越野模型车等由学生自主研发的作品吸引众多新生驻足。用科技创新展现了学校志愿服务的现代化升级。
“我也想研发设计这么炫酷的机器人,当场就预约报名了电子爱好者协会!”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的新生难掩兴奋。
多方聚力:协同护航诠释师大温度
据了解,本次迎新工作,学校高度重视,成立迎新工作领导组,校、院团学组织积极响应,联动发力,面向全校招募“向阳花”志愿者2300余人次。
迎新现场,各部门通力保障迎新工作顺利进行,在三个校区设置多个咨询服务点,搭建综合服务台解答新生疑惑,设立全范围校园指路牌和校园地图,详细标注新生宿舍楼号,将每一处服务都力求做好、做实。学校办公室全天候现场调度,统筹协调新生入学工作;宣传部设计横幅、电子屏等,营造浓郁而热烈的迎新氛围;教务处、学生处、招就处、研究生院、财务处等部门为新生提供了快捷报到注册渠道;网信办实时更新“迎新大数据”,为迎新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学校“大学生护航行动计划”开学迎新生爱心服务站内,为新生免费提供饮用水和防暑降温物品;保卫处专门为新生家长规划车辆停靠点,维持校内通道畅通;校友办延续并升级 “师二代”寻访活动,用满含心意的互动,迎接特殊的 “新家人”;总务处、校医院等部门全力保障新学期校园后勤医疗保障工作安全有序;各学院组成的教师志愿者、党员团员先锋队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助力迎新工作有条不紊,让新生时刻感受到来自“师大人”的关怀。贴有“迎新专用”的运送车不时经过,迎新广场上醒目的新生入学绿色通道让“护航”精神落实到每一处细节。




各学院结合专业特色,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岗”:马克思主义学院策划“经典翻翻翻,送你一本好书”迎新特色活动;美术学院的雕塑作品展览让新生在沉浸式艺术体验中感受师大魅力;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工科实训产品展览中,自制洗衣液、清洁皂让新生见证“理论落地实践”;地理与旅游学院服务台前茶香袅袅,让学生体验历史悠久的茶文化;体育学院的舞狮表演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生态与环境学院在迎新现场展示了学生在师大校园采集的“种子”,寄语新同学在师大的育人沃土扎根生长……一道道靓丽的迎新风景线向新生展示着师大多彩的校园生活。
这是一趟全新的旅程,更是一堂温暖的“开学第一课”。安徽师范大学将继续深化“大学生护航行动计划”,秉承“为学生办实事”的宗旨,将创新的志愿服务与全方位的保障化为最温暖的欢迎。从这里出发,师大的温度将与每一位新生的青春梦想相伴,共同绽放。